2006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这个奇迹早就开始被纪念了,只是这一次时间坐标发生了变化。这里面有红军,有他们进行的长征;也有中华民国,租借地,纽约来的投机者,苏联人;共产党正被国民党追击;一个放在一张统一的中国地图上的30年代……过程永远都是谜。30年代的描述亦如此。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每一代执笔者也都是如此。70年,几乎是下一个百年的倒计时,再过30年,这些曾发生的事实,还会被记录吗?或者被如何记录呢?
红军在70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中间,成为一个有趣的纪念对象,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
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40岁,30岁,20岁,10岁。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而纷杂,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如此不同的八群为什么会同样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 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
在这条寻找生存的路上,毛泽东与他的队伍,一直在修正着自己的方向,整整两年,付出了十多万人的生命,才决定了这条路的终点,或者起点。
恍如茨威格所描述的“人类群星闪耀”,那些星辰正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闪耀。70年后的今天,在所谓的“历史方向感”里,在所谓的全球化语境中,我们仍然在历史地图中透过这支军队的红色色素,辨认这条30年代行进路线的方位和经纬,并试图努力地回到常识。
其實這本書買回來已經2年了。當時因爲工作的關係在聯合晚報讀到有關這本書的書評,以及一些序言的摘要,便很想找來看看。我以爲是台灣出版的書,但是沒想到是三聯書店出品。 當日在灣仔的三聯看到一本繁體字版的,但是覺得貴,最後在銅鑼灣的新華書店最頂樓堆滿一大堆歷史哲學...
评分其實這本書買回來已經2年了。當時因爲工作的關係在聯合晚報讀到有關這本書的書評,以及一些序言的摘要,便很想找來看看。我以爲是台灣出版的書,但是沒想到是三聯書店出品。 當日在灣仔的三聯看到一本繁體字版的,但是覺得貴,最後在銅鑼灣的新華書店最頂樓堆滿一大堆歷史哲學...
评分在书店一看到那简洁有力的封面就热血了起来,再加上对这段历史的好奇,便买下了。 标准的fanbook,完完全全走fans向。 由于本书原本是在大陆出版,对象是大陆读者(尤其是「红军控」),因此立场固不待言,对于红军的种种「常识」,如军队番号、人物生平,大都不...
评分这是一本每页都让人震撼的神话故事。 蒋介石计划出动数千辆卡车,用七层铁丝网,包裹150平方公里的土地,准备一举全歼红军。 无间之人九死一生通报出这一惊天密闻,红军一辆卡车都没有,于是开始跑,这就是长征。 明月当空,数十万人急行军,蔚为壮观,“如果没有追兵的时候,...
评分首先这是一本纪念长征七十周年的书,其次它并不是一本系统介绍长征的书。这本书的重点是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主角的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点点滴滴。它以关注细节、散点式的记录方式为主,涉及了许多以往未曾涉及、关注的内容,诸如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
展现了很多长征的细节。
评分装帧精美,内容丰富。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两天在家没事做看完了,涉及面挺广,书中有大量图片,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
评分还不错,两天在家没事做看完了,涉及面挺广,书中有大量图片,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