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革命文艺活动的领导人,作者在84岁高龄开始撰写的这部自传体回忆录,以自己的亲历亲见,为世人揭示了近半个世纪间许多重要的历史侧面,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赡的史料。其中,关于“左联十年”的记述,尤为文坛关注。
护封内折部分上有几种夏衍作品目录,似乎一个系列,却是不同出版社出的。
夏衍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衍论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夏衍论文随笔集 三联书店
电影论文集 夏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
夏衍近作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杂碎集 夏衍 四川人民出版社
蜗楼随笔 夏衍 人民日报出版社
夏衍剧作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上海屋檐下 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剧春秋 夏衍、于伶、宋之的 中国戏剧出版社
憩园(改编电影剧本)夏衍 四川人民出版社
革命家庭(改编电影剧本)夏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
夏衍研究资料 中国戏剧出版社
《懒寻旧梦录》。吴稚晖到旅馆访无业青年夏衍这段,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挥着一把蒲扇,随便地在我床上坐下来”,还请他“一起去散散步,看看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从四马路到爱多亚路,一直走到大世界”,大笑。 另一个吃惊的史料,“民国初年中日之间往来不需要护照”,难道...
评分《懒寻旧梦录》。吴稚晖到旅馆访无业青年夏衍这段,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挥着一把蒲扇,随便地在我床上坐下来”,还请他“一起去散散步,看看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从四马路到爱多亚路,一直走到大世界”,大笑。 另一个吃惊的史料,“民国初年中日之间往来不需要护照”,难道...
评分看到一篇采访,说及1950年代初,张爱玲出席上海作家协会代表会议,在满眼列宁装中出现一旗袍者本身就相当刺眼,是谁这么大胆让她出现在这种场合?是夏衍,他当时是上海文管会副主任。据说,他在报上看到有张爱玲化名文章,便问有关人员,说此文很有张爱玲风格,是否是她所写。...
评分“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朱穰丞同志,他原先只是一个话剧的爱好者,他是一家外国洋行的高级职员,生活比较富裕,他领导的辛酉剧社,最初是以“爱美”和“提高话剧艺术水平” 为号召的,辛酉剧社曾提出过“难剧运动”的口号,上演过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由袁牧之主演),尽管卖座...
评分《懒寻旧梦录》。吴稚晖到旅馆访无业青年夏衍这段,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挥着一把蒲扇,随便地在我床上坐下来”,还请他“一起去散散步,看看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从四马路到爱多亚路,一直走到大世界”,大笑。 另一个吃惊的史料,“民国初年中日之间往来不需要护照”,难道...
他在日本留学学到了顽张的精神。 到了文革之后他应该是某些事心灰意冷了。
评分冬天又到了:(
评分他在日本留学学到了顽张的精神。 到了文革之后他应该是某些事心灰意冷了。
评分对30-50年间文化圈的左翼活动有多了些的了解。
评分“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种思想没有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扎根。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思想阻碍了民主革命的深入。解放后十七年,先是笼统地反对资本主义,连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进步的东西也要反掉,六十年代又提出了‘兴无灭资’、‘斗私批修’这样不科学的口号。十七年中没有认真地批判过封建主义,我们也认为封建这座大山早已经被推倒了,其结果呢,封建宗法势力,却‘我自巍然不动’!一九五七年以后,人权、人格、人性、人道都成了忌讳的、资产阶级的专有名词,于是,‘无法无天’,戴高帽游街,罚站罚跪,私设公堂,搞逼供信,都成了‘革命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