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字玉言。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本书编选唐宋诗词欣赏讲解文章六十篇。书中所选诗词包括秦观、陆游、岳飞、柳永、李清照、贾岛、杜牧、李商隐、杜甫、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名篇。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见面便有三分好感”,他的名字“千秋一寸心”在众多“xx鉴赏”“xx论”(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中显得很不一样,正如周汝昌老先生这个人。周老先生自己在正文前写道“千秋一寸心”此名脱胎于杜少陵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我之诗心,鉴照古...
评分这本书是周汝昌先生评唐宋诗词,在大一选课的时候曾经看过叶嘉莹先生评诗词的网课。让我觉得品读诗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 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读唐诗之外的解读的东西。就好像这本周汝昌讲唐诗宋词,别人对于古诗的理解,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就好像我们...
评分 评分一开始拿到这本书,“见面便有三分好感”,他的名字“千秋一寸心”在众多“xx鉴赏”“xx论”(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中显得很不一样,正如周汝昌老先生这个人。周老先生自己在正文前写道“千秋一寸心”此名脱胎于杜少陵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以我之诗心,鉴照古...
评分中华诗词,在若干年后是否亦如千年之前的广陵一散从此绝矣 。红楼一梦,于毕生心血而发其穷言,先生是否又是最后一位。安贫乐道,玉言灵绝。词采并茂,气格朗朗。先生当为后学之师。 几年前,当我意气风发怀着历览天下琼文搜罗硕士饱学瞻仰其风的时候,...
如何论诗印象不深,记得最清楚的,是周老爷子对古典文学深刻的爱,以及丰富的自恋,文人都寂寞啊。
评分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那种诗词解析,既不会过于学术化而让人望而却步,也不会过于通俗而失去水准,如此雅俗共赏很适合对古典诗词刚开始有兴趣的人。
评分通俗的语言,不凡的底蕴,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个高度?。。再次阅读,才感觉文化的底蕴和诗歌的无间接触
评分诗人多愁善感,其实就是体贴,老先生把诗中的体贴精妙一一道出,忽然就对一些篇章肃然起敬,原来这样好!文辞华丽,确实左右逢源,勾勾联联,不过稍不留神就不知所云了。纠正发音——先生说应该这样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汪。虽然很对还是笑了。
评分“笔墨之细,用心之苦,真可谓至矣尽矣”——周汝昌说辛弃疾这句话,也完全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