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庚子年8月中旬联军占领北京,一个多月后50岁的作者以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和海军上校的身份从渤海湾、大沽口、过天津、通州,到北京,进紫禁城,入住了一个多月的“北宫”。11月回到海上舰队处,次年春天又返京游历了涞水县、易州城和清西陵。 战事初息,赴京的一路残破荒芜、尸体...
评分我们都知道使馆是国际法上不容侵犯的本国领地,也承认义和团是愚昧的,但这不能为“武装侵略”的大背景下,替来自“文明世界”的侵略者垂泪的举动开脱。皮埃尔•绿蒂,大作家兼法兰西学院院士,我们本可以期待在他的日记里看见一些内心的矛盾——民族情结和普遍正义的矛盾,...
评分最近杂事太多,书读得越来越少,越来越慢。希望这一切早点结束,生活能走上正轨。 这本书的名字听上去非常像是小感伤的爱情故事。实际是一个在1900八国联军入京之后,到北京来的一个有着海军军衔的文人的日记整理。 刚被炮火敲开大门的中国,通过一个法国人眼睛,被复原回100多...
评分我们都知道使馆是国际法上不容侵犯的本国领地,也承认义和团是愚昧的,但这不能为“武装侵略”的大背景下,替来自“文明世界”的侵略者垂泪的举动开脱。皮埃尔•绿蒂,大作家兼法兰西学院院士,我们本可以期待在他的日记里看见一些内心的矛盾——民族情结和普遍正义的矛盾,...
评分庚子年8月中旬联军占领北京,一个多月后50岁的作者以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和海军上校的身份从渤海湾、大沽口、过天津、通州,到北京,进紫禁城,入住了一个多月的“北宫”。11月回到海上舰队处,次年春天又返京游历了涞水县、易州城和清西陵。 战事初息,赴京的一路残破荒芜、尸体...
经常留着泪在读。 可怜的那段历史。
评分看的法文版,书名实际上应该翻成“北京末日”。全文十分压抑,充斥整本书的都是“脏,臭,黑暗,尸体”。虽是日记体却满是上世纪初的艰涩文法(人家毕竟是académicien)。殖民者立场写作,无法摆脱时代局限性,读来只感到沉重唏嘘。
评分081011读完,城破之后两个月大沽口一路进紫禁城,一个时代的谢幕
评分一本不该被忽略的书,难得的亲历记述。译文也相当不错。
评分一本不该被忽略的书,难得的亲历记述。译文也相当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