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言谈。胡颂平先生在他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把胡适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了编入《年谱长编》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足以代表他晚年的智慧。
民国三十七年冬,北平围城,胡先生适值北大校长,正筹备北大五十年校庆,中共的大喇叭整天在城外劝胡适留下,劝胡适“自新”,站到人民一边,结果胡适还是“自绝”于人民,在北大校庆的那一天坐上飞机离开北平,胡适说,不信共产党那一套。 纷乱阴霾的时世,总为浮云能蔽日,长...
评分唐德刚《胡适杂忆》提到,胡先生称道郭沫若早期的新诗,并且告诉唐德刚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他称赞了郭沫若几句。郭氏在另外一桌上听到了,特地走了过来在胡氏脸上kiss了一下以表谢意。如今胡氏早已长眠地下,郭氏跻耄耋却仍在大做其诗,但是以胡适的标准...
评分这本书是胡适之的秘书胡颂平对胡适之晚年言行的一个记录。胡颂平做这件事的起因,也是受胡适之启发的。胡适之曾在马相伯九十岁生日时对新闻记者说:“马相伯先生是我们的‘国之愧宝’,他的一言一行,应该有一个人在他的身旁,随时把它纪录。”胡颂平有念及此,便开始用小本本...
评分本是随手翻翻的书,居然一口气读下来,而且很受感染和吸引。看这本书,最好先看作者胡颂平后记,对这个谈话的动机先有个了解。 记录者胡颂平是胡适的学生,也是他的秘书,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胡适晚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读来亲切而轻松,不像其他的胡适传记或口述那么不...
评分源地址:http://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7535 晚年胡适的“率性”与“做圣” 蔡炯昊 2014-08-26 1958年4月,胡适自美国回到台湾,接替朱家骅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卜居台北郊外的南港,与中研院毗邻,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国公学时代的...
0613首遍
评分也是节本。
评分流水账嘛。太琐碎了。文献而已。
评分清正 平和 宽容的胡先生~
评分1.放在枕看了有大半年了。有的地方竟读出了《论语》的感觉;2.很多人拿这本书和《歌德谈话录》相比,后者我却尝试几次都无法读完。总感觉太过琐碎,无用信息太多。虽然这本书也有这个倾向,却又不觉得枯燥。不知道是不是还是有“民族”的原因;3.“白话没有什么词藻,真正干净的白话是很雅致的。”4.我们真是无父无母的一代,中学不通,西学又只知一点皮毛上的皮毛。真是可悲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