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生于都柏林一个贫穷的税务员家庭。乔伊斯曾两度在耶稣会学校念书,在中学时代便尝试用散文和诗歌创作。1898年至1902年,他在都柏林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学。毕业后与叶芝、格雷戈里夫人、乔治·莫尔、乔治·拉赛尔等人结识交往。同年赴巴黎学医,1903年因母亲病重辍学。之后,他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其间为生计所迫,曾经登台演唱,也当过一个时期的教员。1904年,他结婚后偕同妻子赴欧洲大陆,宣布“自愿流亡”,与自小受其熏陶的天主教会以及教会统治下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曾先后在罗马、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做银行小职员为生,同时从事写作。1922年后。《尤利西斯》的成功使他得以定居巴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乔伊斯的作品除了《都柏林人》短篇小说集(1914)外,还有《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费尼根们的苏醒》(又译《为芬尼根守灵》,1939)3部长篇。其中以《尤利西斯》最受推崇,而他自己则认为《费尼根们的苏醒》是他的杰作。
目录:
1、姐妹
2、人生偶遇
3、阿拉比
4、伊芙琳
5、赛后
6、两个浪子
7、客栈
8、一片流云
9、对手
10、粘土
11、一件悲痛的事
12、在竞选办公室度过的纪念日
13、母亲
14、圣恩
15、死者
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评分絮絮叨叨绵密的开头,充溢着私人感觉的准确语句,以及随之而来的顿悟和发现并由此对读者情绪的击打,像雨水一样洒在这本并不厚重的小说集的每个角落里。 1 都柏林气候温和,爱尔兰盛产天才。叶芝、希尼、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萧伯纳、特雷弗……你将不得不发现,这些闪耀...
评分据说“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倚声家自张门面之意,倒也不失为恬然自适。厕上读小说诚然煮鹤焚琴,然小说确可算得上发端于无聊的罢,陈思王“澡迄敷粉”、“科头拍袒”对着邯郸淳跳丸击剑所诵的“诽优小说”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叙事体小说,其消遣之作用、娱情之雅意实...
评分据说“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倚声家自张门面之意,倒也不失为恬然自适。厕上读小说诚然煮鹤焚琴,然小说确可算得上发端于无聊的罢,陈思王“澡迄敷粉”、“科头拍袒”对着邯郸淳跳丸击剑所诵的“诽优小说”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叙事体小说,其消遣之作用、娱情之雅意实...
评分在简洁的问题上,乔伊斯是海明威的前辈.前辈总不及后辈彻底,况且,有谁能比一个虚无主义者更简洁呢?乔伊斯的简洁有时被描述为"pared-to-the-bone"式的.在《尤利西斯》里头,这种鲜明的简洁已被另一种东西所代替,《都柏林人》却把这种简洁保存得很好.与海明威那种武夫似的简洁...
这些小说并没有超越用支撑点的方式来构造短篇小说的经典方式,在故事上也没有什么卓越之处,叙述方式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新鲜。乔伊斯用很大的力气去映射民族与政治,让自己的作品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这同时也遗憾地宣告了他的作品只能是时代思想中的一滴。
评分我喜欢那篇“死者”
评分看得时候觉得没有什么,现在看着这一个个标题,那一个个故事却突然生动起来。
评分戛然而止,意味无穷。
评分高中时在旧书摊淘到的书。被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深深震惊,从阅读中得到了高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