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凯恩(Sarah Kane),出生于1971年,1999年自杀。一生共创作有《摧毁》(Blasted,1995)、《菲德拉的爱》(Phaedra's Love,1996)、《清洗》(Cleansed,1998)、《渴求》(Crave,1998)和《4.48精神崩溃》(4.48 Paychosis,1999)五个剧本。凯恩还曾为英国BBC电视第四频道写过一个电影剧本《皮肤》(Skin,1997)。
萨拉·凯恩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她的影响力来源于她对西方社会的极为尖锐的批判,她自言她的戏剧是“描写地狱”;此外,她还言行一致地完成了她对这个“地狱”的“逃避”,在她29岁的时候,在整个世界进入千禧年的前夕,萨拉·凯恩自杀在医院的卫生间里。
本戏剧集收录萨拉·凯恩一生创作的所有作品。萨拉·凯恩为将对“地狱”的描写达到极致,在作品中常有极端的情景和言词,对于这样一部后现代经典作品,出版时未予删改,相信读者能够理解。
萨拉•凯恩对戏剧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称她为西方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而对于这位生年短暂,仅有5部剧作问世的戏剧家,这种影响力从何而来?虽然有评论家直言其为英国吸毒与同性恋等亚文化的代表者,而厉声指责她的作品过于残酷暴力的亦不乏其人。诚然,这些皆可视...
评分看完萨拉凯恩已经两星期了,一直想好好写写,忙得顾不上,而且也有点儿一言难尽的感觉。 萨拉·凯恩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自言她的戏剧是“描写地狱”,最让我震颤的是她言行一致地按她最后一部《4.48精神崩溃》自杀在医院的卫生间。萨拉·凯恩,真让人受不了。...
评分以下摘自《戏剧艺术》2008年第5期: 当文章作者金润哲在介绍韩国充满了狂欢气氛的新作《仲夏夜之梦》时,他用西方戏剧的新术语“‘in-your-face’theatre”(46 页右栏第12行)来作比形容这一作品,但这一术语不幸被误译为“面对面戏剧”。胡开奇先生曾将in-yer-face theatre...
评分萨拉•凯恩,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名字开始在戏剧爱好者口中秘密传念,好像一个幽灵,一个符号。她扁平、模糊、看不真切,缺乏印象,就连关于她的简介也显得千篇一律:千禧年前的自杀,抑郁症,极端的戏剧形式,暴烈可怖震撼恶心崩溃……然而这一切无不显得粗糙而武断。但或许萨...
评分看完《菲德拉的爱》,感觉自己的睾丸就像希波利特斯一样被放在火架上烤了。原本以为那种极度的恶心感能够随着堕入深渊的绝望而消失,可还是不行,萨拉凯恩这人太绝,她玩弄你于股掌之间,用古典的叙事框架来讲一个悲剧,在里面还带上人文关怀和偶尔的希望,让你投入感情,却又...
强 奸、肢解、剖腹、食婴、乱伦、上下交……萨拉·凯恩的戏剧里渗透着原始、赤裸的体味,她肢解的不是剧中人物,而是被道德、理想、政论包裹着的世界。你会惊觉舞台上那些无法接受的语言、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竟是那么真实……妈的,字数有限,写不完了,日后再聊
评分丑陋的性戏,血淋淋的暴力。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强劲的神经?所以她在写完《4.48精神崩溃》就自杀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读完《摧毁》给了她3星。我实在难以忍受这样的戏剧。毫无文学所能有的美。文学可以表现真实,可以传达沉思。但她走的有点远了。后现代的东东我以前看过不少。现在很难再有心情看那些玩意了。一味的批判和解构对于文学而言是致命的。说到底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还是因为她的美,而不是什么思想、理念什么的。你想表达思想没必要借助于文学,直接写理论性的哲学书籍得了。尤其是现在,表达自我的手段多的是,没必要往文学里面掺合。 她浪费了自己的天才。 如果没有《4.48精神崩溃》殿后,我会很后悔买这本书。《4.48精神崩溃》的语言支离破碎。它是支离破碎的戏剧,却是一段段完美的诗。这是萨拉 凯恩真实的心灵低语。她写完了
评分颤抖,张开嘴急速呼吸像个风箱
评分真他妈喜欢!!
评分颤抖,张开嘴急速呼吸像个风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