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自傳/我的生活和思想」是他56歲時完成的告白,想要瞭解史氏一生的誌業和思想,這是最好的鎖鑰。
這位在哲學、神學、音槳和醫學四個不同領域都留下不朽著作的傳奇人物史氏本身是一個深邃的思想傢,他有宏大的心靈,悲天憫人的人道襟懷,因此他的心路歷程格外令人動容。
梁祥美女士的譯本,將帶給讀者鏤骨難的震撼。
”我的認知是悲觀的,但我的心願和希望是樂觀的。”--史懷哲(1875~1965)
本周读了史怀哲自传,看了流浪地球,读了一篇关于流浪地球的影评。神奇的是,看完三者之后,给我的感受和思考很相似。 原本想读史怀哲自传,是因为去非洲之前读了一本史怀哲的《行走在非洲丛林》。从而认识到这位伟大的诺奖得主,原本是位出色的神学家和管风琴家,在三十岁时候...
評分 評分《生命的思索》一书开始的时候,与一般人的一生没有太大的区别。生于何时,家境如何,上学时擅长哪些科目、哪些科目拖了后腿,何时读了大学,选修了什么科目…… 只是,你我芸芸众生的一生,十来页的简历也就尽述了。 史怀哲的一生为何会如此独特、甚至影响了那么多的人的人生...
評分第一次见到史怀哲这个名字,是在《南方周末》上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里。那篇文章不长,千字左右的文字也就简单介绍了他的身份、他的头衔、他的职业,着重讲了他的在音乐(管风琴)上的造诣以及在医疗上的奉献。 虽然只是寥寥数段简短的文字,但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关于他个人的人...
評分第一次见到史怀哲这个名字,是在《南方周末》上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里。那篇文章不长,千字左右的文字也就简单介绍了他的身份、他的头衔、他的职业,着重讲了他的在音乐(管风琴)上的造诣以及在医疗上的奉献。 虽然只是寥寥数段简短的文字,但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关于他个人的人...
原來七八年前讀的是這本。不是鍾老師的那本。
评分期待內地簡體版齣版!史懷哲是個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他的自傳同樣是偉大的,是對生命的最具實踐性與深刻性的思索,他的經曆同樣是偉大的,青年時立誌30歲從事服務人類的善舉,30歲前他在宗教哲學音樂醫學等方麵都取得瞭偉大的成就,30歲後他真的去瞭非洲以醫學服務難民。他是偉大的諾貝爾和平奬得主!
评分期待內地簡體版齣版!史懷哲是個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他的自傳同樣是偉大的,是對生命的最具實踐性與深刻性的思索,他的經曆同樣是偉大的,青年時立誌30歲從事服務人類的善舉,30歲前他在宗教哲學音樂醫學等方麵都取得瞭偉大的成就,30歲後他真的去瞭非洲以醫學服務難民。他是偉大的諾貝爾和平奬得主!
评分大學圖書館徘徊時讀的
评分大學圖書館徘徊時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