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常談心裁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國學 硃自清 古典文學 硃自清 古典 經典常談心裁-經典入門書 文學鑒賞 綫裝書局
發表於2025-02-05
經典常談心裁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境界很好,要慢慢學習
評分看疏釋跟原著鬥嘴
評分注釋還是可以的
評分卓越贈書,一直扔在廁所裏打發時間,嘻嘻,很不文雅啊,哈。初讀覺得一般,讀至後半部纔始覺有趣,尤其是看硃老先生、栗強、宗平三人鬥嘴,頗有意思。此書中“文”與“詩”兩篇尤為好,值得讀一讀。
評分開篇就提42......
硃自清(1898—1948)生於江蘇東海。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研究傢。此書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瞭華夏民族文化遺産中的菁華。常談不囿於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裏行間可見齣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裏去。”
在這本書的序裏,硃自清先生把他編寫這本書、乃至栗強先生、宗平同學作疏作評的主要意圖都寫得很明瞭瞭:“啓發他們的興趣,引他們到經典的大路上去。這部小書也隻是嚮這方麵努力的工作。如果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裏去,編撰者將自己慶幸,在經典訓練上,盡瞭他做尖兵的一分兒。可是如果讀者念瞭這部書,便以為已經受到瞭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筌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瞭。”在此多一句嘴——我們為什麼要讀那些經典呢?用他人的思想武裝自己嗎?不是!這些經典裏深藏著“中國人的精神”,用你自己的心去讀,讓那看似無形卻真實存在的精神之火引燃你自己內心的精神之火,“所立在大”,心中有瞭主宰,真切見瞭道,纔給中國文化還瞭魂,纔可化繁為簡,一以貫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 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
評分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是唯一不必冠之以“古”的国家。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除了当时的区域与现在存在相似之外,其他的一切,人民、语言、文化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而中国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文化都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再发展。现在的埃及人、...
評分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166.entry 2008/6/26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诚如叶圣陶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中国经典不计其数,初学之下难窥门径,而朱先生是个识得经典的人,由他先解说一二,再读经典便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这本书读完,有些...
評分朱自清的散文是浑圆的,因此生来有一种亲近我等愚昧之人的气质。可惜因了太圆滑,我一直不甚喜欢他的散文。但撇开文艺方面的问题不谈,朱先生的人文情怀和知识分子责任感却值得所有人钦佩。 就这本《经典常谈》而言,篇幅短小,通晓明白地从说文解字一直到诗书文赋,无...
評分看过《经典常谈》,好书。是朱自清为学生写的一本国学入门,那么简短的篇幅包含了如许容量,了不起。昨天阅报,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苦于无教材,真奇怪这么好的一本教科书为什么不直接拿去用? 我若有子,当以此启蒙国学。
經典常談心裁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