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材。在国内率先提出振兴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品质要从幼儿园和中小学做起的建议,得到江泽民主席的支持。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阮籍流传下来的87首诗中,其中有85首题名“咏怀”,这是一个乱世诗人的悲苦写照。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建安文学之后正始文学时代的诗人。当时正处于魏晋之交,社会上一群文士从外表上看放浪、恣纵、旷达、不守礼法,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内在的悲哀和痛苦。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讀了一半,後面的匆匆翻閱。作為講座的實錄,沒有學術性的文章讀來有味道。想必還是聽現場的講座會更有收穫。
评分诗好,故而值得四颗星。
评分阮籍的咏怀诗共有85首,讲解的只有《昭明文选》所选的17首。身处魏晋之交,衰乱之世,心绪“反复零乱”,只能“兴寄无端”。阮籍好读书,爱山水,常任意出游,“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的诗极为含蓄、蕴藉、迂回、吞吐;表现的是绝望、幻灭、寒冷和孤独。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
评分一如既往的水准。她的阮籍和我的阮籍差不多。
评分叶嘉莹在书中将叔夜与嗣宗几番比较 大抵说的是一者直白 意气洋洋 一者深埋 蕴藉幽微。按我的性格 自然是喜欢叔夜多一点的。每每想到目送飞鸿 手挥五弦这样的句子便觉天朗气清。读《古诗源》把沈德潜的批注一一看了 确是寄兴无端,批语中肯。 曾国藩、吴汝纶几家之言亦可相与启发。独不喜陈沆《诗比兴笺》处处索隐,般般对应,没意思得很。灼灼西颓日尚情有可原 可是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这样的句子 私以为 是无需考据的。叶嘉莹按文选本选了十七首 反复诵读还是喜欢独坐空堂上。夜中不能寐只好屈居第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