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風》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雜文四十一篇。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十版次。魯迅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做些短評,還在這前一年,因為所評論的多是小問題,所以無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卻瞭。但就現在的文字看起來,除幾條泛淪之外,有的是對於扶乩,靜坐,打拳而發的;有的是對於所謂“保存國粹”而發的;有的是對於那時舊官僚的以經驗自豪而發的;有的是對於上海《時報》的諷刺畫而發的。記得當時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麵受敵之中,魯迅所對付的不過一小部分。
本书是前两年去南禅寺书城淘书时,在里面一家叫东南书店的书铺以六折优惠买来的。 书中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4年所做杂文四十一篇,共计八万九千字。其所作杂文篇幅虽不长,但短小精悍,行文辛辣老道,尤擅引经据典,驳斥他人更是一针见血,不带脏字,诛其心于无形。可称文人...
評分 評分1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疖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证明着病菌尚在。 2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 沉重的沙…… 3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
評分热风题记 自《新青年》出版以来,一切应之而嘲骂改革,后来又赞成改革,后来又嘲骂改革者,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但几个朋友却以为现状和那...
所以我時常害怕,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嚮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瞭炬火,齣瞭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贊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瞭人類,連我都在內。
评分這本裏是對當時文藝界的吐槽,可愛有趣但我代入不瞭,隨手翻一翻
评分中國現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憤恨的分子太多瞭。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綫,但必須先改造瞭自己,再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萬不可單是不平。至於憤恨,卻幾乎全無用處。憤恨隻是恨恨而死的根苗,古人有過許多,我們不要蹈他們的覆轍。我們更不要藉瞭“天下無公理,無人道”這些話,遮蓋自暴自棄的行為。——這說的哪裏是90年前,分明就是當下的中國。
评分100年過去瞭,國還是那個國,民還是那個民,隻是再沒有魯迅瞭。
评分批判舊文化,稍覺得有些過於刻薄瞭,不過那種辛辣中的趣味和暢快真是無可挑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