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契克(Julius Fucik l903~1943)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1942年被捕,1943年9月8日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他写过不少歌颂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散文、有关矿工斗争的报道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论文,最著名的是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1945)。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其临终遗言“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安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出版后己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昨晚在2019年第5期《随笔》上读到了一名叫哈米的作者写的《树根的欢乐----伏契克“监狱札记”的艺术亮光》。70+老同志(后来了解到的)极度煽情的文风读起来让人有些起鸡皮疙瘩。文章里提到《报告》一书的部分章节曾经收入国内语文教科书,有这回事吗?虽然比哈米年轻很多,我...
评分“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 ——《绞刑架下的报告》 这是一个被忘记的人。人们只在曾经一度的历史浪潮中谈论他,谈论他的精神,他作为旗帜的象征意义。而他本身如片影,在现代与后现代的隐性极权时代下失去意义。 作为革命者,伏契克也曾一度是国内革命的精神...
评分是一本书,我和它缘分已久,我甚至不知道它下次什么时候会勾起我的欲望,寻找它的欲望。 和它第一次接触是上初中大概,或者是小学,由于时光久远,我记不清楚了。课文题目是编者加的,是《二六七号牢房》,从窗户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户也是七步。没有歌唱就没有生命,就像没...
评分家里的这个,不知道是哪年的译本,在书店淘书时候翻到的,厚度还没有三分之一厘米厚,但是读在字里行间的感觉,不管意识形态的争斗,但是那种从字面上跃然而出的真实感,就足够让人感动了。 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在刚刚受了刑,或许在频临死亡的状况下,微笑着写下的字。
评分昨晚在2019年第5期《随笔》上读到了一名叫哈米的作者写的《树根的欢乐----伏契克“监狱札记”的艺术亮光》。70+老同志(后来了解到的)极度煽情的文风读起来让人有些起鸡皮疙瘩。文章里提到《报告》一书的部分章节曾经收入国内语文教科书,有这回事吗?虽然比哈米年轻很多,我...
小学时翻烂的一本书,后来用胶布粘合,弄的像木乃伊一样。
评分一个能藐视敌人的人将无所畏惧!
评分捷克作家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人类文化瑰宝。我深深伏契克洋溢者乐观向上的激情充满诗意的文采所折服,我们几个喜爱伏契克的读者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伏契克之友》,期待您的关注、加入。
评分总感觉活下来也会去毛子那边再关个三十年。浓厚的党员气息哦,我承受不起。
评分铁窗里的人性,比真实更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