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凯利
在纽约出生并长大。1972年进入毕马威,担任助理会计师,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于2002年4月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该职到2005年6月确诊之前,之后保留了公司的资深合伙人一职,于2005年9月10日辞世。
他临终前所著的《追逐日光》影响了无数读者,他对于事业与家庭的看法也影响了众多经理人。“追逐日光,珍惜当下”无疑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礼物。
如果人生只剩最后三个月,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生活吗?能不能给生命的最后岁月添上一些亮色,甚至让它成为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呢?
尤金•奥凯利,在他53岁的时候,担任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也是全美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正处于人生与事业巅峰上的他,生活美满,前途无量。他在脑中规划更美好的未来:准备下一次商务旅行,永续公司的长青基业,安排和妻子在一起的周末活动,参加女儿中学二年级的开学仪式。
然而,生活总是很难一帆风顺。2005年5月,尤金•奥凯利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还能活上3到6个月。命运就是这般无常。他原本光明的未来一下子就蒙上了阴影。他必须当机立断、改弦易辙,修改他原来的人生计划,拿出在高尔夫球场上为多打一杆球而追逐日光的精神,好好把握所剩无几的余生。
《追逐日光》饱含深情的记录了尤金•奥凯利步向新生的每一天,写满了他幡然醒悟之后,对宿命不断深入的理解。其中所记述的心路历程却让人久久难忘: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精神与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思。
此次再版《追逐日光》,增加了一篇尤金•奥凯利的妻子科琳所作的后记,及对她的一些访谈。相信读者能够从通过这部分内容,从侧面更好地理解尤金的思想、智慧与哲学。
《追逐日光》荣获第四届商业图书总动员“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年度励志奖”,全球十余种语言发行,一次感动世界数千万人的心灵回归。
名人推荐:
一个感人和难以置信的故事。
尤金•奥凯利在生命的最后100天里,微笑、愉悦地燃尽了自己的光和热,他追逐日光的勇气和行为,令人无比敬佩、赞叹不已。他饱含深情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商业领袖和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普通人的灵魂之旅,他表现出的淡定、坚强和对人生的体悟,会给每一位读者带来鼓舞和力量。
尤金喜欢工作,喜欢高尔夫,他在追逐曝光的余晖中,打出了自己辉煌的标准杆。
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读读此书。
——常振明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
尤金对生命的热爱,对家庭的重视,对事业的投入,从《追逐日光》一书中,我们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在尤金得知病情前的一星期,他来到中国北京,出版《财富》全球论坛,当时他已获选为下任毕马威的全球主席。
会计师这个行业的个中滋味不是一般业外人士可以感悟到的。我们常常面对的是多不胜数的“最后期限”。也许我们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尽一切努力在这些“最后期限”前完成我们的任务。尤金就是以这种态度面对他生命的“最后期限”。
——何潮辉 毕马威前主席(中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只有100天的生命里,我的最优先是什么?怎么样做我一直想做但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怎么样帮助我亲爱的人,准备接受我的离开?尤金•奥凯利的自述,非常感人,也发人深省。我们偶尔思考这些问题,会对我们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有更深刻的定位、了解和谁知。
——刘遵义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
我知道,这一次将不同于任何。 《追逐日光》是我写这个的原因,而且我知道,这一次,将于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贴近癌症患者的人,尽管我并不曾亲手医治他们。但是,他们经过我身边的次数,甚至多过我每天傍晚回家经常路过小市场的人们。所以,只要我愿意,...
评分 评分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Ranbindranath Tagore “你要做一个掉落在地上还可以捡起来用的咖啡杯,而不是一个瓷茶杯:高雅、精致、美观――但是逆境袭来时则脆弱不...
评分这本书是一个将死之人也是已逝之人写的书。作者奥凯利原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然而却突然被诊断为脑癌晚期,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大约三个月。此书就是他在等待死亡的这段时间里写下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奥凯利自认为是幸运的,因为他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迎...
评分接受现实,重制计划,坚持执行。简简单单的人生法则,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光是第一步接受现实,就已经相当考验人的精神意志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摘录的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话,“世间并无所谓的死!人所经历的,不过是一种新生。驶离了此生的最后港口,你也来到了...
活在当下
评分读初中的小部分时间和高中多一些时间,一直在苦苦挣扎,思考如何应对当下,总是在不停决心要行动的时候或者已经开始决定要真正去体验当下的时候却又回到开始,每次要重新开始思索,像个迷宫一样往复来回,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去体会到真正的当下静止状态,脑海中充斥着太多杂念以及层出不穷的变化总是在对入定造成种种困难,很难克服,但是要真正深思、认识这是要不断去修行才能克服,活在当下,保持简单专注
评分在人的宿命之中,死亡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了。但是人们却畏惧死亡,好像他们完全洞悉死亡乃罪恶之极一样。明明自己没有参透命运,却佯装洞悉一切,这种无知是不是有些荒诞可笑呢? -苏格拉底
评分索贝尔、帕纳斯 荐。三分钟的人生最后发言,很有启发,可以在活动中实践。
评分2013.7.12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