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
1950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戈登康维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道学硕士,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牧学博士。他和妻子凯西及三个儿子住在纽约市。
提姆•凯乐的著作还包括《为何是他》(The Reason for God)、《诸神的面具》(Counterfeit Gods)等。他的第一本书《为何是他》,在2008年刚出版即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非小说类第七名。
《新闻周刊》在介绍提姆•凯乐时,称他为“21世纪的路易斯(C. S. Lewis)”。
《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讲述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分家产,在得到家产之后他就离开家乡远走高飞,在纸醉金迷、放纵声色中耗尽了所有。在忧伤痛悔的觉悟中他决定回家,没想到父亲竟然伸开双臂迎接他。但这个欢迎却让大儿子极度生气。故事最后父亲规劝大儿子一起来接纳并赦免他的弟弟。在寻求意义和价值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正如这故事中的儿子。或是如小儿子,放任自我颠覆传统;或是如大儿子,顺服自律,心却早已远离。无论我们是何种类型的人,都迷失在外。我们的内心要如何才能由“小儿子”的恐惧、“大儿子”的愤怒,转变为喜乐、爱与感恩呢?《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向我们显明上帝是一位花费极大耗尽所有的上帝(Godof Great Expenditure)。对他的儿女来说,若不说他是“一掷千金”地施恩在我们身上,就不足以形容。不计一切的恩典,是我们最大的盼望,是我们生命改变的经历,也是《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的主题。
1、大儿子和小儿子是两种不同模式的远离父亲,其本质都是不爱父亲自己,只爱父亲的家产。小儿子公然悖逆;大儿子则寄望通过听命来操纵父亲,得到父亲的祝福。两者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2、警惕道德主义:外表克己守律法,内心却冷淡远离 神,这是更大的灵性危险,因其带来对自身...
评分我们距离上帝是近还是远?是表面还是里面?这因律法还是因恩典?浪子的比喻可谓耶稣所有的比喻当中最伟大的比喻,这里面有信仰的核心,对照一下自己是那个离开上帝的浪子还是在家的浪子。不得不让人再一次查看自己的信仰。
评分1、大儿子和小儿子是两种不同模式的远离父亲,其本质都是不爱父亲自己,只爱父亲的家产。小儿子公然悖逆;大儿子则寄望通过听命来操纵父亲,得到父亲的祝福。两者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2、警惕道德主义:外表克己守律法,内心却冷淡远离 神,这是更大的灵性危险,因其带来对自身...
评分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一直没看,反而是先看了Keller去年在香港的城市福音大会的连续几堂培灵会。其中的第一堂Keller也是讲的这个主题。当时有被这种扭转的视角吸引,一直习惯了归纳查经法的套路偶尔看看这种观点也不错。 然后这两天突然找出这本书来看完了,再次看完这种观点,发现...
评分文/范学德 在《海外校园》的编辑会上,基甸,熊璩,谈妮几位都纷纷赞扬纽约的牧师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并强烈要求把他的《一掷千金的上帝》( The Prodigal God )一书推荐给《举目》的读者,于是,我乘机恶补,自告奋勇要介绍这本书,其实,他的书我还没有读过一...
大小儿子兼有,唯独没有正道
评分对福音对救恩很好的看见。思路非常清晰。
评分周六晚上读完这本小书。有人为把免费的救恩给我,附上极重的代价,那就没有任何东西,是他不能向我要求的。
评分最终,那是一场筵席。一切,都只是因为爱。
评分最终,那是一场筵席。一切,都只是因为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