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荒原狼》是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之后,开始他心灵的内在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本质上,这是一次地狱之旅,也是时而恐怖、时而勇猛的生命之旅。通过了浑噩的洪荒之境,他立定决心遍历炼狱,与混沌交战,而且担当一切罪孽,这就是本书的主旨。在追寻的过程中,哈拉历经一个似梦、似幻、似真的诡异奇境,他经历了无数虚幻的世界魔
幻的剧场,最后终于肯定:在这外在世界的表象之内,其实隐藏着无限的庄严、不朽与神圣;超越一切外在事物的野性与混乱,便是一个超然而永恒的世界。
本来在书展上看到心爱的荒原狼就立马买下来收藏的。。。但是买回来才发现不是同一个译本。。。。和赵登荣那本稍微对照了下就感觉译地不如后者啊!!。。挑一句做比较吧。。出入好大。。。 张文思版:我看了三遍那封带有不受欢迎的字眼和通告的信,我已经做完有氧运动,但是发现...
评分小说《荒原狼》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它所讲述的是,作家哈里·哈勒尔自称荒原狼,认为自身同时具有人性和狼性,而人性和狼性互相冲突无法调和,内心陷于痛苦与绝望之中,因为反战言论和孤僻作风,与周围也格格不入,期望以自杀了解自己,却又...
评分文/预警者(http://yellewallert.blog.sohu.com/) 今天,我的声音窒息, 我的笛子吹不出歌曲。 我的整个世界消失在 漆黑的夜的噩梦里。 --题记:引于泰戈尔《问》 引言--吞噬自己又将自己吐出 当我偶...
评分朋友推荐我读这本书显然是有用意的,我读完了第一部分代序时就有了这种意识。他希望通过推荐这本书对我走出自身困境有所帮助——他并未这么说,但我认为理由显而易见。我与荒原狼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从我每天刷的微博就能看出这种躁狂的分裂倾向:一方面是大段大段对文学、哲学...
评分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只能任人生那样进行。像你这种性质的人,完全没有资格去批评收音机和人生。反而应该先学会好好去听。你从自己的生活中捏造出毫无价值的疾病的历史,从自己的天分捏造出不幸。 过了前半部分的无病呻吟,后半亦真亦幻的叙事有趣了一点,,但前面那么长的铺垫真的有必要么,,坚持不到后面可能就只当作一个loser乏味无力的吐槽…
评分如果年轻十岁,我会无条件地热爱这本书。但正是因为被人间烟火多熏染了十年,外加被某只荒原狼的爪子挠过,就看到两重人格之间的那道裂隙,是地狱而非天堂。
评分心灵之路;多位一体;工业时代的殉道;自杀者的寻找;一切都很可惜。
评分@乐意融 让你失望了,这书就像荒芜的日子一样被我翻了过去。作为活在现实主义社会里的理想主义者,与小市民们一起会特憋屈,可悲的是,连小市民的资格都谈不上,是高冷,更是清高。逼格太高,要说可以找到救赎,这是假的,点化太难、茅塞顿开也几乎不可能,矛盾综合体会同时站在对立面看待自己,这边刚说服自己,那边立马推翻。哈拉哈利、荷蜜娜、玛利亚、帕布罗,歌德、莫扎特, 外国人的名字真头疼。不要等帕布罗,也不要等莫扎特,而是要成为帕布罗、成为莫扎特,成为哈拉哈利,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者。讨论理想不如现实……
评分如果年轻十岁,我会无条件地热爱这本书。但正是因为被人间烟火多熏染了十年,外加被某只荒原狼的爪子挠过,就看到两重人格之间的那道裂隙,是地狱而非天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