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的特性:全译本,ISBN:9787801450371,作者:(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
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评分最近看了一本书,很好,书名叫《中国人的脸谱》(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了网络以后,很少看书,能从头到尾看完整的更少了,但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生于美国,中文名明恩溥。1872年来到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达54年,后回美国安...
评分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的声音多少年来不绝于耳,咱不说远的,就说说近一些的。无论是鲁迅、胡适、林语堂,还是柏杨、龙应台、三毛,当然,这都是明着说的。放在作品里说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从古代说,莫言从乡村说,钱钟书从知识分子身上说等等等等,但是,关起门来咱自家人...
评分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不是很爱读,大抵是因为逻辑混乱以及时代久远,又或者是泛西化或称世界化在加剧?好吧,和书争辩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矛盾的情绪,也是一种自我净化。
评分这本书的作用在那个国人反思的年代格外重要,但是怎么木有人注意到其中的具体内容其实充满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状态和文化习性的误解呢,这种误解是连对事件的基本认知都有严重差异的
评分读毕,仿佛被人揪着小辫子拎出来揍了一顿。
评分读毕,仿佛被人揪着小辫子拎出来揍了一顿。
评分2333333笑尿,完全没法正经研究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