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

中国游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出品人:
页数:194
译者:秦刚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1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53487
丛书系列: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
图书标签:
  • 芥川龙之介
  • 游记
  • 日本
  • 日本文学
  • 随笔
  •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
  • 旅行
  • 文学
  • 中国
  • 旅行
  • 游记
  • 地理
  • 文化
  • 风景
  • 历史
  • 人文
  • 探险
  • 自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21年3月至7月,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到中国游览。从上海、南京、长沙、洛阳等地都留下了这位年轻作家的身影。《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不仅论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还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李人杰(汉俊)、辜鸿铭、胡适等人的谈话记录。这次出版,还配有芥川氏当年旅行的六张精美照片。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生于东京。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后,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两次复刊《新思潮》,引导文学新潮流。此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芋粥》、《手巾》,确立其新进作家的地位。1919年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前往中国旅行。1917-1923年,所写的短篇小说六次结集出版。1927年7月自杀。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小品、随笔、游记、札记、诗歌等。其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信息

芥川龙之介像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总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与《中国游记》(译者序)
目录
自序
上海游记
一 海上
二 第一瞥(上)
三 第一瞥(中)
四 第一瞥(下)
五 医院里
六 城内(上)
七 城内(中)
八 城内(下)
九 戏台(上)
十 戏台(下)
十一 章炳麟氏
十二 西洋
十三 郑孝胥氏
十四 罪恶
十五 南国美人(上)
十六 南国美人(中)
十七 南国美人(下)
十八 李人杰氏
十九 日本人
二十 徐家汇
二十一 最后一瞥
江南游记
前言
一 列车上
二 列车上(承前)
三 杭州的一夜(上)
四 杭州的一夜(中)
五 杭州的一夜(下)
六 西湖(一)
七 西湖(二)
八 西湖(三)
九 西湖(四)
十 西湖(五)
十一 西湖(六)
十二 灵隐寺
十三 苏州城(上)
十四 苏州城(中)
十五 苏州城(下)
十六 天平与灵岩(上)
十七 天平与灵岩(中)
十八 天平与灵岩(下)
十九 寒山寺和虎丘
二十 苏州的水
二十一 客栈与酒馆
二十二 大运河
二十三 古扬州(上)
二十四 古扬州(中)
二十五 古扬州(下)
二十六 金山寺
二十七 南京(上)
二十八 南京(中)
二十九 南京(下)
长江游记
前言
一 芜湖
二 溯江
三 庐山(上)
四 庐山(下)
北京日记抄
一 雍和宫
二 辜鸿铭先生
三 什刹海
四 蝴蝶梦
五 名胜
杂信一束
新艺术家眼中的中国印象
附小说二篇
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的邻邦之中,恐怕没有哪一个像日本一样对中国密切关注,远自唐宋,直至近现代,虽然历史更迭,日本注视身旁的“老大之国”的心态和目的已发生变化,但它的观察却一直保持着细致入微的特点。 这种细致入微在近代的极致之作要数1892年在日本出版的《清国通商总览》,可称得上...  

评分

芥川龙之介还是太年轻,他旅行所抱的心情,像极了我们小学时代的春游——对文物古迹兴味索然,只要稍有不爽,便开始大声抱怨。 芥川的心思太细,所以这段旅途处处是缺点,时时有荆棘。时刻的不如意令他在躲雨时,甚至同他的日本向导朋友发了火…… 任性的芥川说了那时中国不少...  

评分

评分

评分

记得有人说,许多特殊的历史事件,流传民间的诗歌、传说、秘史往往比官方的正史靠谱。 那么是不是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参考呢? 现在的中国肯定比90年前的那个积弱多年、满目疮痍的中国强很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环境也比那个时候强上许多,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大约09年入,写实的游记。记得芥川临时买的棕红色皮鞋,脏乱的芜湖,还有树上挂着处决的人头。嫌弃的劲。作为中国人还是要看一看的。

评分

好啊!真实的旧中国比想象更有冲击力。洋人俏皮的打量的确不失为国人手头一面好鉴镜。芥川龙之介二十多来的中国,言辞却不偏激,看到什么说什么,笔头所及都活灵活现的,不少调侃到位的段子赚得我许多笑。他死得早,要是再来个60岁重游中国,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游记。

评分

末附的《南京的基督》一篇中,假基督降临的情节难道受了老陀的宗教大法官的影响吗,此外,考虑到芥川的名篇《蜘蛛丝》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一个小故事极其相似,老陀和芥川的关系待考。另,芥川说日本人的耳朵像是“长在脸上的木耳”……最后,钓鱼岛是中国的!

评分

抛开民族的自豪感等等,平心而论,芥川这个人就是嘴贱。他讽刺那时的中国,并不比他讽刺当时的日本和美国更甚,吐槽中国人时的毒舌,也发作在他吐槽朋友身上。当然有不少发泄怨气的地方,但是宅男被迫带病旅行,满腹牢骚也不是不能理解……归根结底就是嘴贱。

评分

九月比较文学课读本之一。不喜欢这种过于写实的描写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