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書籍齣版社
作者:郭燦金
出品人: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815130
叢書系列:文化糾錯叢書
圖書標籤:
  • 文史
  • 常識
  • 文化
  • 文化糾錯叢書
  • 曆史
  • 典故
  • 郭燦金
  • 通俗
  • 文史常識
  • 誤解
  • 中國文化
  • 曆史知識
  • 常見誤區
  • 經典解讀
  • 中華文明
  • 知識普及
  • 思維拓展
  • 認知糾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擷取近年來某些公眾人物或者公共場閤頻頻齣現的文史常識錯誤,以及日常工作中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進行深入淺齣的解析,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領會和運用。

作者簡介

郭燦金,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教師。著有《古典下的秘寫》、《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趣讀史記·不可不知的四十九個史記人物》、《趣讀史記·不可不知的十九類史記事件》、《趣讀史記·十大懸案揭秘》等。其中,《趣讀史記》、《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曾多次進入新浪、北京圖書大廈等人文曆史類暢銷圖書排行榜前十名。《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曾在《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汴梁晚報》、《平原晚報》等報紙連載,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書摘》等刊物轉載。

目錄資訊

詞語辨析
“美輪美奐”房屋好
“莘莘學子”多少人
“望其項背”追得上
“首當其衝”非首先
“嘆為觀止”是贊嘆
“罄竹難書”記罪行
“明日”黃花非“昨日”
究竟是“癢”還是“庠”
七月流火非天熱
“成規”為何要“墨”守
萬人空巷“坑”萬人
學有餘力纔稱“優”
“天之驕子”是匈奴
“上行下效”含貶義
亂說“哇塞”傷風雅
“朕”也曾是老百姓
“杏林”“杏壇”路途遠
夜色如何算“闌珊”
古時“牧師”管養馬
自謙纔能用“忝列”
人浮於食本好事
“失足”不是大問題
“不刊之論”不能改
“不足為訓”非準則
“臭味相投”古今異
“微言大義”意義深
“駭”“聳”豈能混著用
“負”“孚”兩字意不同
疊床架屋,“目睹”前加“親眼”
畫蛇添足,“凱鏇”後接“而歸”
“濫觴”到底是何意
“胴體”如何成“裸體”
“犯而不校”是寬容
不恥下問嚮誰問
曾幾何時為幾時
三人成虎是誤傳
如何算空穴來風
因何故炙手可熱
“麵首”原來吃軟飯
“掌上明珠”稱嬌女
典故溯源
“飲食男女”存“大欲”
“梨園弟子”非農民
古今差彆話“中國”
唐宋無人“中三元”
“人彘”是人不是豬
律詩不叫古體詩
“萬捲”該有多少書
“仁者”為何要“樂山”
“幽閉”不是關禁閉
“五毒”原來是良藥
“登堂入室”臻佳境
究竟如何“平”天下
“阿堵物”是啥東西
“刀筆吏”是什麼人
“梅開二度”實在冤
“長袖善舞”不跳舞
“平易近人”有演變
“人麵桃花”不漂亮
“捉刀”“捉筆”意不同
“殺人”“得人”皆謠傳
呆若木雞高境界
白雲蒼狗究可哀
不可隨便“敲竹杠”
切勿妄稱“忘年交”
何故要稱“東道主”
何人願吃“閉門羹”
汗牛充棟因書多
春風夏雨教化人
切勿亂拋“橄欖枝”
古時已有“走後門”
“狗尾續貂”沒必要
“青鳥傳書”今難再
問鼎沒有拿第一
男兒何不帶吳鈎
梧桐何以引鳳凰
“亂七八糟”兩戰亂
“大傳”和傳記無關
“杜撰”與杜姓有緣
“跳槽”原是青樓語
“秦晉之好”結婚姻
民俗揭秘
“烏紗”為何那樣“烏”
“貳臣”該是什麼“臣”
“福”字倒貼有禁忌
大象把門待商榷
不可隨便就“扶正”
何物纔可來“填房”
“三陽開泰”非“三羊”
“蛛絲馬跡”非“螞跡”
“弄璋”“弄瓦”莫混淆
龍生九子各不同
“大塊吃肉”是土匪
男人被閹稱“淨身”
無事不登三寶殿
豈可隨便就齣傢
萬歲原本非皇帝
太監不等於宦官
“敦倫”並非是“倫敦”
“倒楣”原來非“倒黴”
“道人”未必是“道士”
“兵”“勇”其實並不同
男女緣何“吃醋”忙
男人討厭“綠帽子”
餓死事不小,失節事不大
不孝本有三,無後為最大
五福臨門哪五福
舉頭三尺有神明
“豆蔻年華”是特指
“從一而終”是理想
“三長兩短”捆棺材
“三教九流”話職業
“未亡人”限製性彆
護城河暗藏機鋒
“附庸”也可有“風雅”
“雞丁”前麵冠“宮保”
白天隻能撞鍾
靈柩不是棺材
東西緣何稱“東西”
虛歲到底如何“虛”
紅得發紫受艷羨
駙馬命運夠辛酸
人物考古
“金屋藏嬌”,漢武帝有始無終
“歸遺細君”,東方朔恩愛有加
李太白無緣品白酒
陳世美不是負心郎
“奸臣”潘美委屈多
“弄臣”鄧通情商高
包拯未當宰相
王恭身無長物
孟薑女原不姓孟
諸葛亮不是“山人”
唐伯虎未曾點鞦香
袁清郎一心避嫌疑
李賀、韓愈:“嘔心瀝血”
周昌、鄧艾:“期期艾艾”
差強人意贊吳漢
彈冠相慶貶貢禹
蘇軾笑河東獅吼
王景略捫虱而談
貌如花,虢國夫人素麵朝天
感情深,梁鴻孟光舉案齊眉
傾城傾國褒姒笑
青眼白眼阮籍拋
古已有之,陳子昂善於“炒作”
醉生夢死,馮小憐“玉體橫陳”
緣嘴饞,公子宋食指大動
因勤奮,孔夫子韋編三絕
公道在人心,張儉望門投止
纔思如泉湧,禰衡文不加點
韆古癡情,尾生藍橋抱柱
至今訛傳,孔明草船藉箭
孔融小時瞭瞭,被譏“大未必佳”
顧悅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徐娘半老猶風韻
蕭郎原來為情郎
“龍陽之興”,魏王係“同性戀”
“上下其手”,皇頡不涉“淫褻”
積習難改,程顥見獵心喜
知恩圖報,韓信“一飯韆金”
網開三麵贊商湯
庾信文章老更成
禮儀點評
“慈母”曾是傷心事
“胎教”自古不新鮮
古人不敢自稱“我”
你的“九族”是何人
“名”“字”不是一迴事
“姓”“氏”曾經有差彆
“先母”“先父”已作古
“皇親”“國戚”無關聯
“內子”專指你夫人
“嶽父”原來是敬稱
“勞燕”最慣是“分飛”
“先喝為敬”有淵源
“九拜”不是拜九次
“五服”並非五件衣
“傢父”“令尊”是兩人
“淑女”“美女”大不同
生前無人有謚號
三國人名多單字
人到七十纔“緻仕”
“緻仕”之後怎麼辦
至尊為何是“九五”
“使節”原來不是人
快婿“乘龍”不“成龍”
“太牢”“少牢”非牢房
“招搖”怎樣算“過市”
“冠冕”並不皆“堂皇”
“長跪”和謝罪無關
“此緻”乃到此結束
“授受不親”有權變
“浮以大白”因罰酒
“即刻問斬”使不得
“封禪”到底為哪般
“椿萱”原來指父母
“笑納”並非笑著納
“蓬蓽生輝”是謙辭
自己“喬遷”不閤適
“大肆”原本非放肆
“豐碑”自古不是碑
“昭”“穆”排列存智慧
“左”“右”座次有講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是我社文化纠错丛书的第一本。 在2007年刚出版时,就被上海新华传媒包销了2万册,所以在北京的市场没怎么看到这本书。 2007年,解放日报将全书的内容作了一个转载。 2007年,本书收录到新华文摘第12期。 2007年,本书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評分

这是我社文化纠错丛书的第一本。 在2007年刚出版时,就被上海新华传媒包销了2万册,所以在北京的市场没怎么看到这本书。 2007年,解放日报将全书的内容作了一个转载。 2007年,本书收录到新华文摘第12期。 2007年,本书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評分

这是我社文化纠错丛书的第一本。 在2007年刚出版时,就被上海新华传媒包销了2万册,所以在北京的市场没怎么看到这本书。 2007年,解放日报将全书的内容作了一个转载。 2007年,本书收录到新华文摘第12期。 2007年,本书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評分

这是我社文化纠错丛书的第一本。 在2007年刚出版时,就被上海新华传媒包销了2万册,所以在北京的市场没怎么看到这本书。 2007年,解放日报将全书的内容作了一个转载。 2007年,本书收录到新华文摘第12期。 2007年,本书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評分

这是我社文化纠错丛书的第一本。 在2007年刚出版时,就被上海新华传媒包销了2万册,所以在北京的市场没怎么看到这本书。 2007年,解放日报将全书的内容作了一个转载。 2007年,本书收录到新华文摘第12期。 2007年,本书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用戶評價

评分

還不錯,學習瞭

评分

科普(?)小冊子,不過水平比較低層……

评分

原來草船藉箭的不是孔明啊~

评分

哇塞,想知道這個詞什麼意思嗎?來看這本書吧。

评分

給高考考生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