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是莫言1989年到1992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原名《酩酊国》。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这个名字在土话里有“臀部”的暗示)奉命到酒国市侦察金刚钻部长吃婴儿的案件。侦察员丁钩儿在调查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婴儿宴的美味,并且目睹了酒国的疯狂社会现状:父母把婴儿卖给酒店,并且因为卖了个一等价钱而自豪、激动。在酒国的美酒和婴儿宴里,丁钩儿很快迷失了本性,最后跌进粪池淹死了。《酒国》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小说里还贯穿着酒国一个业余作者与莫言的通信,小说结尾作家莫言和丁钩儿一样,兴致勃勃地来到酒国考察……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
作者:宋大旻 合上《酒国》,我想起了作者莫言关于此作的一句话,认为这部小说的结构是最让他最满意的。那我也就从结构上来说一说这部作品吧。 我看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全书含《代后记》共有345页,而小说在内容上共分为10个章节,除了最后一章外,其余9章都由...
评分高中以前,我不愿意看外国著作,因为盲目自信自己可以阅读原文,等到大学,终于不再有几十双苦口婆心的眼睛瞪着我之后,我那仅剩的一点自觉心也荡然无存了。在几次妄图靠“占卜”、“运气”、“网络信息”过关的四级考试尝试以后,我历数自己会的几种语言:四川话非常...
评分当他愤怒地表现出一个虚无主义社会残酷的面目时,虚无主义者们纷纷表示不可接受并且与他们无关。所以这本书就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最少人读的一本书。 而正是当莫言先生本人也成了虚无主义者,懂得拉歌德和他一起,在场面上脱帽致敬的时候,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评分自以为自己的心已经足够坚硬了. 可以承受一切的虚拟打击. 然而,我被莫言打败了. 在图书馆,打开这本书,正好翻到了卖孩子那个片段 以及特派员吃第一顿饭的那一页. 终于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压力, 我把书放下,离开.
评分《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刊登了文学批评家在《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中认为莫言重要的一个文体特征为戏谑: 莫言小说狂欢化风格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戏谑”。戏谑的言辞、动作和仪式,是狂欢场面中重要的节目。戏谑,是狂欢的基本逻辑,它构成了制度化生活的权威...
这次莫言确实实验的有点过头了,反而把小说主线弄的有点凌乱。这本书可算作莫言写作生涯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杰作,在此之后就都是靠卖弄和堆砌来完成小说了。
评分这次莫言确实实验的有点过头了,反而把小说主线弄的有点凌乱。这本书可算作莫言写作生涯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杰作,在此之后就都是靠卖弄和堆砌来完成小说了。
评分有点拉美文学的感觉,莫言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的时候,甚至能感觉自己和书都是满满的酒气。
评分莫言的实验文学巅峰。整部作品沉浸在一种奇特的高潮美学里。作者毫不掩饰地透露出根本不想控制文本的意愿,好像是打了一堆草稿就撒手不管,呈现出一种高调的“未完成”姿态。
评分莫言在另一个版本的《酒国》的序言中说过:“结构就是政治”,这本书可以说将双线索甚至是三线索演绎得牛掰。第一条线索是省里高级检察员丁钩儿试图根据线索破获酒国市食用儿童的案子,结果自身掉进酒国官场的套路最后在粪坑里和光同尘。第二个线索是酒国的酒博士李一斗跟莫言来往通信的故事,并不断附上自己的小说,在小说中揭露这个表面上风光无限的酒国市实际上就是吃人的驴街。同时通信本身就是一种线索,因为最后莫言应邀前往酒国并且将三条线索汇总到了一起。丁钩儿试图揭露于是变成了屎,莫言只是文人所以只能说我在“恋爱”,酒国众生的表面和真实还是那么魔幻,于是这个官场吃人社会沦陷群魔乱舞的酒国依旧是那个酒国。而高高在上的《国民文学》从形式上到内容上拒绝李一斗的作品,则表现出了那个永远高高在上而忘却自身意义的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