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音乐发烧友的主人公,以为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神秘人物的订单,从此陷入诡异莫测的谜局……
小说设置了重重悬念,讲述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着的命运。
全书贯穿了对古典音乐的优美诠释和倾心礼赞,以之与书中无序和充满欲望的世界构成强烈的张力场,而情节的惊悚与繁复的构造又体现了某种黑暗、残酷等哥特式艺术特征。
本书的写作延续了作者自“乌托邦三部曲”以来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
格非 1964年8月生,江苏丹徒人。1981年入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长篇小说《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
老舍与鲁迅文学奖的双料得主——《隐身衣》,来自当年的偶象——格非。 20年的时间流逝,格非没变。依旧是看似不经意地伏下一个个悬念,然后一步步接近谜底,再然后,忽然就没有了。 这就是格非,《褐色鸟群》如此,《敌人》也如此。在读者被撩拨到忍无可忍的时候,戛然而止,...
评分《格非的讽刺艺术》 众所周知,鲁迅和老舍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两位著名的幽默讽刺艺术大师。 现代中国讽刺小说中,鲁迅的《阿Q正传》和《故事新编》,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名篇。 前不久因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被翻出来,在微博...
评分老舍与鲁迅文学奖的双料得主——《隐身衣》,来自当年的偶象——格非。 20年的时间流逝,格非没变。依旧是看似不经意地伏下一个个悬念,然后一步步接近谜底,再然后,忽然就没有了。 这就是格非,《褐色鸟群》如此,《敌人》也如此。在读者被撩拨到忍无可忍的时候,戛然而止,...
评分谁的底层,何种哀伤——《隐身衣》的一种解读 载《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十期,有删改 早在“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春尽江南》问世后,即有一线评论家指出,格非近年来运用一个越来越接近“新左”式的社会学思维视角———“尤其是在《春尽江南》中,一些观点通过种种藉口...
评分读格非的《隐身衣》 “母亲”尝说: “心思尚未充分发展的人,仍在一答摩性且半属惰性境界的人们,便需要读小说而醒觉。这不是一甚可称道,或无论怎样,不是一很高上的境界之表征。” 又说: “每一本书,因其所包涵的文字之故,是好像力量之一储藏库。普通人不知道这,因为他...
延续乌托邦三部曲的乌托邦想像 但又不及其中任何一部 整体和春尽江南类似 都是当代故事 端午诗人身份和资深胆机师类似 神秘人和守仁类似 发小和吉士类似 母亲和母亲类似 妻子和妻子部分类似 毁脸女和绿珠类似 无论怎么看都是春尽江南的简约版 却各方面都不如了
评分2013年4月29日
评分这个掐头去尾隐晦留白、有意神秘的短短故事,满心可以成为五星,但正如全书核心所在“事若求全何所乐”,格非并无野心铺开宏大叙事,只强调一片虚幻幽寂氛围中凸显的情、景、人片段;同样探讨生死、追求精神高洁,格非比马原更讨巧。
评分流畅,好看,字也少,才八九万字吧,愣凑了快二百页出来,封面和插图都花花绿绿的。这本里格非可劲儿秀了一把古典音乐知识,过了把干瘾。大学时看先锋小说还心怀崇拜,以为特点是设悬念啊叙事空缺啊智力游戏啊,现在大了知道了,也就是……挖坑不填。P35黑了两种知识分子,P137页黑了郎朗,黑得一手好黑。
评分在北京到上海的空客A330上读的此书。可见本书篇幅不长,也很“好”读,不到2个小时就能读完。格非的作品已经多年不读了,这些年风格也变了很多,虽然不再有十几年前初始格非时的惊喜,但他在本书中对叙事细节的把握和结构的控制还是相当不错的,还有依然保持的社会批判。总之还是本不错的新作,而且陪我来回了一趟魔都,也算个纪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