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务虚笔记》内容简介: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2009年的秋天,我遇到这本书,正像史铁生遇到那座园子,没有任何预谋、期盼、前兆,在我走向它的时候,一切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折点,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命运如何安排,我相信,回望人生的时候,我都会承认,《务虚笔记》参与塑造了我,我生命的底色里始终闪...
评分《务虚笔记》中,作者史铁生借由女教师O发问:“我们活着,走着,到底是要走去哪儿?”没有人能回答这一问题,听听雨果 “没有答案”的回答吧:“我前去、我前去,我并不知道要到哪里,但是我前去。”《务虚笔记》中,作者也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在 “童年之门”的叙述中,给...
评分 评分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一部可以随处翻开当散文读的小说。也是我唯一真正喜欢的一部小说。 只要看过《我与地坛》的人就可以想像出作者在这部小说里用的是怎样一种语言风格。将散文的风格融入小说,将哲学的思索融入小说,乃至融合后仍情节有趣,我不得不说,在我眼里,在我的阅读经...
评分“存在的核心是一种虚空,就象我之所以了解我自己是因为我通过与别人的心灵沟通以后对自己的体察,这种沟通并不是一个实在的接触,而是依靠我的一个设想、一个回忆、一个诉说,这些内容都属於无形的,是虚空的。”——史铁生 读完《务虚笔记》,方才发现这个看似短暂的“写作...
历时大半年,重读了此书,三个人的碰撞,带来很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是我第二次看《务虚笔记》,这次才感受到字母代称的写法有多妙,我第一次看是看不太懂这种形式的,它有意造成了一种模糊的时间流和模糊的空间定位,能更好地包裹着史铁生温厚·认真·诗意·无差别·上帝式·参与感的人生体悟四处散落,几乎要把他所有的经历和体会放进这些人物里,甚至你将他们看作一个人的各个阶段一个人的各个碎片我觉得都是可以的。由一件死亡事件牵出来各个人物人生轨迹的追溯,分摊成一组组的际遇故事,这样一种长篇小说的安排都是极其惊艳的。是我们太多人不懂欣赏史铁生了,他是我心中能因自我束缚拥有完美人格的作家,希望自己过几年再看看看看能否够上他的脚趾头。这本书也挺有气场的,没有花里胡哨的腰封,就挑了个舒服的纹理书皮,简简单单书名作者,却一点也不过时。
评分非常适合当下重读
评分又读了遍人民文学出的,依然妙极!爱这本书爱到横膈膜。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 从一个人衍生出另一个再分裂出另一个,这种的写法非常有特色。 其中还有一些特别独到的见解,比如“叛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