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 。文字发表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文化随笔《绘色》等。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中国小说排行榜”及台湾“2006年度诚品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作者也是这一奖项迄今最年轻的获奖人。
《朱雀》主要内容简介:六朝烟水,盛世流离。他来自异邦,因为她,无尽的陌生打开了缺口。她游走民间,背负家族宿命,默然成长。他们的身后,是人性的地图,触碰间彼此温暖与伤害。滋生交错,丰盛为城市的声音。
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之交,苏格兰华裔青年许廷迈回到父亲的家乡南京留学,在秦淮河畔邂逅了神秘女子程囡,由此引生了三个世代的传奇。故事回到一九二三年,女孩叶毓芝随着父亲来到南京继承祖业。一九三六年,亭亭玉立的毓芝与日本人芥川热恋,在战争前夕生下一个女婴。毓芝在南京大屠杀中惨死,她的女儿辗转由妓女程云和收养,取名程忆楚。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忆楚已经是大学生,爱上马来西亚侨生陆一纬。然而好事多磨,一纬被划为右派,发送北大荒。“文化大革命”爆发,程家无从幸免,云和自杀,忆楚下嫁给强暴她的一个工人。“文革”结束,忆楚守了寡,旧情人陆一纬却又不期然的出现……
有人说,中文系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作家。反驳这个观点并非难事,但读完长篇小说《朱雀》和作品集《德律风》(除《朱雀》外,本文所提到的其他文本均出自《德律风》)之后,我知道葛亮可能会为这个观点增添新的例证。葛亮拿过这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所以我并不怀疑葛亮的文本阅...
评分这本书常让我在准备放弃时又找回一点点希望,就这么踌躇间一路读下来,可谓食之无味,弃之不忍——不是出于可惜。书刚出版时葛亮在先锋跟叶兆言做了场对谈,从那时起这本书就躺在我书架上,应该抛去的。得亏是写南京,我才能读完。 这本书野心很大,但同样也是大写的尴尬。笔法...
评分对于南京人的性格,全是作者自己一个劲儿的自我观点的陈述,而不是通过描写小说人物表达出来,蹩脚无味,还不抵中学作文。神马奖都是浮云,全是出版商的炒作!
评分葛亮的《朱雀》是个太庞大的故事,古代南京的血脉顺着他的故事缓缓流淌,将金陵风月以倒叙的方式呈现。华裔的爱尔兰青年许廷迈,在秦淮河畔的夫子庙遇见南京姑娘程囡,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和历史险峻岁月的追寻。从现代到晚清再到民国,这个南京姑娘身上缠绕着三代...
评分葛亮选择《朱雀》作为他叙述南京的书名,显然着眼这座城市神秘的渊源和历史沧桑。南京又称建业、建康、秦淮、金陵,曾经是十朝故都;「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三国时期以来已经见证过太多的朝代盛衰。而南京的近现代史尤其充满扰攘忧伤,南京条约、太平天国、国共斗争、以及...
大概就是作者起夜的时候一个激灵,想到自己这么有才的人还不曾给家乡写点什么,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生编硬造了一个无甚特点和内涵的“伤痕文学”仿造品。其实这点事不发生在南京,发生在廊坊也一个屌样,无非是想显摆一下“六朝烟水气”,想想北京居民连儿话音也不会用仍然保持着皇城根优越感,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评分地沟里的油花
评分葛亮是我在香港浸会大学的老师。但是我说实话,这本书写得很不好。年轻作者应当反思这种写作方式,警惕没有用的废话和漂亮话。
评分作者太贪心,一本小说融汇了大小姐,南京大屠杀,秦淮妓女,文革,吸毒……横跨了三个最重要的时代,但因为每个因素都想囊括,所以每个因素都显得分外单薄。感觉作者的文字能力还不足以驾驭如此宏大的主题,唯一的优点也能是有些女性主义色彩,女主都自主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但相比之下,还是严歌苓的《一个女人的史诗》更接地气一些。
评分用很文艺的口腔讲一个很狗血的故事,然后再扯上历史事件,这样就是好小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