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
美国作家。196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的毕业论文是他的第一部小说《系统的笤帚》(The Broom of the System,1987),书名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启发,其内容、结构布局和碎片式叙事都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形成呼应。
1996年,《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这部被著名编辑迈克尔·皮奇惊叹为“我想出版这本书胜过想呼吸”的著作出版。尽管厚达1000多页,晦涩难懂,充满了脚注、缩写词以及杂糅的后现代语言,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5年,《无尽的玩笑》更是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以来世界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此后,他相继发表了《头发奇特的女孩》等三部短篇小说集,以及《所谓好玩的事,我不会再做了》《思考龙虾》两部非虚构作品集。
2008年,华莱士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自杀。此前他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2011年,其未完成作品《苍白的国王》出版,入围普利策奖最终名单。
---------
译者: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曾翻译出版艾拉·莱文著,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并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
In this exuberantly praised book - a collection of seven pieces on subjects ranging from television to tennis, from the Illinois State Fair to the films of David Lynch, from postmodern literary theory to the supposed fun of traveling aboard a Caribbean luxury cruiseliner - David Foster Wallace brings to nonfiction the same curiosity, hilarity, and exhilarating verbal facility that has delighted readers of his fiction, including the bestselling Infinite Jest .
简直想打超五星。先讲丑话:校对有问题(一页中相同的人名都能搞错)翻译一般(当然翻译这种语句想必很难很难)装帧一般(把外面浮夸的封皮拿了倒是合心意) 但隔着语言的山头,仍能看到华莱士写作的魅力以及他本人的魅力。游记,人物倾述,文化批评,他都能轻巧驾驭,并时不时...
评分“神秘事物不见得一定是真的:唯一绝对的真实是,你可以决定自己以何种视角去看待世界。”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上本书《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开始,我开始想去了解华莱士。华莱士的文字很有个人特点:想写什...
评分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想说:华莱士的书,我再也不想看了。倒不是他写得不好,相反,写得相当地好。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字和数据的处理手法异于常人,不愧是天才。 回到我自己本身吧,主要是被好玩的题目吸引,结果把自己给坑苦了。 可能是中文转译的原因,大段大段的长句长文,很多时...
评分中老年白人老头的流水账➕议论文,很多关于美国文化的reference。流水账部分又长又难读简直是催眠好帮手,完全相信这是能写出infinite jest那部剧作的文。议论文有些论点是很有意思。
评分风趣幽默才华横溢,天赋平常光靠努力有可能成为DFW这类的人吗?不可能的。
评分让人睡得特别安稳的丧文字
评分恣意纵横的文笔,如此的才华被抑郁症吞没
评分五体投地 作为nonfiction逻辑清晰 文笔收放自如 greatly exaggerated + david lynch keeps his head两篇读到我高潮 最后同名感同身受 #已变成dfw脑残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