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羅伯特•J.C.揚 紐約大學硃利葉斯•西爾弗英文和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殖民的欲望:文化、理論和種族的混雜》(1995)、《後殖民主義:曆史的導引》(2001)等。
序言作者
王寜 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福特傑齣學者講座訪問教授,伊利諾伊大學傑齣訪問教授,杜剋大學客座研究員,華盛頓大學傑齣訪問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訪問研究員等。主要著作有《比較文學與當代文化批評》(2000)、《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比較研究》(2000)、《超越後現代主義》(2002)、《全球化和文化研究》(2003)、《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2003)、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2004)。
This innovative and lively book is quite unlike any other introduction to postcolonialism. Robert Young examines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after-effects of decolonization by presenting situations, experiences, and testimony rather than going through the theory at an abstract level. He situates the debate in a wide cultural context, discussing its importance as an historical condition, with examples such as the status of aboriginal people, of those dispossessed from their land, Algerian rai music,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d glob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movements. Above all, Young argues, postcolonialism offer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activism that contes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lobal inequality, and so in a new way continues the anti-colonial struggles of the past.
初读此书,略感凌乱。随后多读几遍,恍然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描绘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格局,只不过这里的弱者并不局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而是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格局之下,他们不再是缄默的个体,而是敢于通过音乐、著书、抗议等途径集体发声的群体...
評分这是一本适合入门读者的普及读物,可以让读者对后殖民主义关心什么、支持和反对什么有初步的认识。如序言所介绍,书中没有太多理论分析和术语,而更多的是对后殖民国家的反抗历史、文化现状和日常生活的描绘,所以中译本将书名定为“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原文为Postcolonia...
評分初读此书,略感凌乱。随后多读几遍,恍然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描绘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格局,只不过这里的弱者并不局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而是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格局之下,他们不再是缄默的个体,而是敢于通过音乐、著书、抗议等途径集体发声的群体...
評分作為「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的一本,這本書當然也不是對後殖民理論一個非常深入的解讀。但是作為通識讀物,它還是很好地還原了後殖民主義所關心的問題所在。正如作者自己在導言中所言,他採用了一種蒙太奇式的寫法,並不從頭介紹抽象的理論概念,而是從三大洲(亞洲、非洲、拉...
評分作為「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的一本,這本書當然也不是對後殖民理論一個非常深入的解讀。但是作為通識讀物,它還是很好地還原了後殖民主義所關心的問題所在。正如作者自己在導言中所言,他採用了一種蒙太奇式的寫法,並不從頭介紹抽象的理論概念,而是從三大洲(亞洲、非洲、拉...
很不怎麼樣
评分後殖民入門書,作者也開誠布公講,此書不是係統介紹後殖民抽象理論概念,而是深入淺齣,通俗曉暢,希望被壓迫的人也能讀懂(這個良好願望大約很難實現的)。所以有essay式寫法,有些段落有煽動力,無論伊拉剋人控訴英美暴行的口述史,還是“三大洲社會主義”推行者法農、格瓦拉、卡斯特羅的理論與行動抗爭,以及印度的女權主義者以自然生態人居環境為本抵抗政府強權及全球資本主義的努力……很有振奮人心的力量,及繼續探究“後殖民主義”方方麵麵負責刑的願望。故,理論性不強,但作為瞭解“後殖民”前因後果的入門書還是很有價值。還有,學術寫作是否一定要闆起麵孔、大詞飛揚?如此是否疏離與自己真正研究的世界的關係?人文學科是否需要“人文主義精神”及對弱者的compassion,人文學者是否要本著良知做研究?都需時常提醒自己……
评分Paper book available at BANQ. I already read it till the page 13, but I aborted it because now I consider it that my reading time has better use than being put to it.
评分買的太不值瞭 這麼小 字這麼稀 這麼貴!!!
评分介紹中東、北非和拉丁美洲的殖民及後殖民母題、政治事件等,代入感很強,有後殖民理論所強調的感染力和煽動力量,不隻是純粹的理論。是後殖民理論入門、特彆是瞭解後殖民的相關話題的一本不錯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