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薛定谔 科学哲学 生物学 科普 物理学 生命科学 哲学 科学
发表于2025-02-08
生命是什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达尔文是错误地把即使在最纯的群体里也会出现的细微的、连续的、偶然的变异,当作是自然选择的材料。因为已经证明,这些变异不是遗传的|遗传的机制是同量子论的基础密切相关的,不,是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的|量子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在初态和终态之间不介入阈能的转变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在生物学应用上是如此|遗传物质的不变性:遗传物质的分子解释|高度不变性。所需要的阈值数量——平均热能kT的好多倍|突变体的稳定性有时是较低的|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小于对稳定基因的影响|每个细胞难道不象是用共同的密码十分方便地互通消息的、遍布全身的地方政府的分支机构吗|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有序来自无序/统计学机制;有序来自有序/物理学定律|能斯脱定理
评分“生命是什么”,想必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类在慢慢逼近这个答案(不晓得是否有最终揭开谜底的一刻)。“分子生物学”是目前最接近的一环,而薛定谔这本书被称之为“分子生物学”的开启。同时这本书也号称是为了“门外汉”而作,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读。 http://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70062
评分为了做作业看的。有点儿复杂,很难想象怎么把这些东西放到科学报告演讲稿里的。。。 不过,看懂了觉得没白费劲儿。物理就在这个时候不那么讨厌。
评分“生命是什么”,想必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类在慢慢逼近这个答案(不晓得是否有最终揭开谜底的一刻)。“分子生物学”是目前最接近的一环,而薛定谔这本书被称之为“分子生物学”的开启。同时这本书也号称是为了“门外汉”而作,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读。 http://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70062
评分这货就不是生物学,整一个物理+数学啊!!!用量子论的不连续和统计学的数量基础来探究遗传,也就只有薛定谔才有这样的眼界。还有就是这本书的翻译真是垃圾中的垃圾,没有之一!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 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薛定谔第一次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轨道上。这样,驻波图像就取代了电子的圆周运动模式。只要电子处在轨道上,它就不会向外辐射光,且不与麦克斯韦方程相矛盾。起初,薛定谔用相对论力学来考虑电子运动,但所得结果与观测值不符。实际上,这是由于他没有涉及到电子自旋,而在当时电子自旋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后来,他注意到,如果对电子作非相对论处理,那么他的方法就能给出与在非相对论近似下的观测相吻合的结果。
薛定谔创立的波动力学与海森堡创立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双胞胎”。这些理论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有力工具,并奠定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在这本书中,薛定谔提出了生命密码和生命过程负熵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量子物理学大师用哲学语言解说生理问题。。。 大师就是大师,和钱穆先生一样,薛定谔这本165页的小册子,分上下两部,语言彬彬有礼,细腻,也拜不错的翻译。从量子物理学,哲学,生理学等方面阐明了“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不过还是需要有点基础才能看懂...
评分 评分非常非常值得一读,如果对生命做过思考,如果对思维和意识感到好奇,这本书开启了一扇窗。拿到书之后立刻读了一半,只需要基本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就可以读,同时把这三门知识从生命的角度串到了一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唯独翻译实在是太差,另外有些知识已经过时,...
评分“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它就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消失于这个世间,你是否愿意按它?”——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中带着危险荒诞的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同样问了身边很多人,得到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原因却是各式各样。我始终认为这一题本身质问的...
生命是什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