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本書齣瞭第一版,主要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金融危機。主要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金融危機。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再加上對較早前危機的更多研究,至少對我來說,錶明有必要對第一版進行更新。1990年1月日本經濟的崩潰促使本書第三版的誕生。第三版至今又有一些日子瞭。
第四版對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沒有必要,它的問世可能隻是齣於作者的職業需要。推動力部分是來源於1994~1995年間的墨西哥危機,但更多的是由於1997~1998年的東亞危機,殷鑒不遠。此外,與過去一樣,其他經濟學傢和曆史學傢的研究已填補瞭曆史中的一些空白,本書也加以吸收,以充實前後發展的討論。
总在谈经济危机,总在谈股市崩溃,总在抱怨房价的疯狂。这本书为我这个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好好补了缺失的金融史。 人们总是习惯以史为鉴,不断寻找历史上与现今环境相似的情形,试图从中参透未来。 房地产价格骤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本币快速贬值是导致金融危机和银行破产的主要...
評分这本书的材料非常详实,各章后面列出的索引,对于研究泡沫和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献目录。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多次再版的缘故,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都有论述,虽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但略有重复。 加尔布雷斯在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中指出...
評分《疯狂、惊恐和崩溃》的作者是MIT资深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1978-1998年出版了四个版本,对从二战之前的金融危机史和之后在全球不断发生的信贷扩张和经济泡沫历史中进行定性分析。全书并没有像其他金融类书籍一样,借用数据来分析问题,加上这类专业书籍在翻译时总是...
評分《疯狂、惊恐和崩溃》的作者是MIT资深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1978-1998年出版了四个版本,对从二战之前的金融危机史和之后在全球不断发生的信贷扩张和经济泡沫历史中进行定性分析。全书并没有像其他金融类书籍一样,借用数据来分析问题,加上这类专业书籍在翻译时总是...
評分1. 不同人的理性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性程度也不一样 2,根据历史经验,泡沫的破裂常常源于一些小的负面事件;或许在高点时,精明的投机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一看到一些负面事件,这些人便急忙跑路。
關於金融危機的經典之作,將金融危機的誘發、拓展等納入瞭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讀後深受啓發。
评分外部衝擊——過度貿易——貨幣擴張——風雲突變——信用驟停
评分關於金融危機的經典之作,將金融危機的誘發、拓展等納入瞭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讀後深受啓發。
评分枯燥瞭點,沒太多意思。不會講故事,剛開頭就結尾瞭——跟我一個德性。
评分雖然以剖析曆史案例為主,沒有什麼理論闡述,但是還是比想象中的要沉悶,可讀性不是太強,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