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外佛教文献(第七辑),ISBN:9787801232908,作者:方广錩主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了侯冲整理的《护国指南抄》,根据云南省图电子古籍的原本,订正了两个半明显的录文小错误。感慨的是,1956年发现,90年代才有完整录文,而到了2016年侯先生的论文还在纠结“义学”还是“密学”这一字之差。本地学者三个主要意见:文本中有白族文字,纂集者是密学僧,抄本年代可以上推到南诏,都太执迷本地化了。1:至少《司南抄》里没见着白文;3:只要像侯先生认真读本子,可以不攻自破;2没意义--不空新译《仁王经》,良贲作《疏》,南诏僧人又作《抄》这个谱系,反映的恰是南诏追随汉地佛教与宫廷相密迩的传统,不宜单从不空的密宗身份来看这个传承。
评分读了侯冲整理的《护国指南抄》,根据云南省图电子古籍的原本,订正了两个半明显的录文小错误。感慨的是,1956年发现,90年代才有完整录文,而到了2016年侯先生的论文还在纠结“义学”还是“密学”这一字之差。本地学者三个主要意见:文本中有白族文字,纂集者是密学僧,抄本年代可以上推到南诏,都太执迷本地化了。1:至少《司南抄》里没见着白文;3:只要像侯先生认真读本子,可以不攻自破;2没意义--不空新译《仁王经》,良贲作《疏》,南诏僧人又作《抄》这个谱系,反映的恰是南诏追随汉地佛教与宫廷相密迩的传统,不宜单从不空的密宗身份来看这个传承。
评分读了侯冲整理的《护国指南抄》,根据云南省图电子古籍的原本,订正了两个半明显的录文小错误。感慨的是,1956年发现,90年代才有完整录文,而到了2016年侯先生的论文还在纠结“义学”还是“密学”这一字之差。本地学者三个主要意见:文本中有白族文字,纂集者是密学僧,抄本年代可以上推到南诏,都太执迷本地化了。1:至少《司南抄》里没见着白文;3:只要像侯先生认真读本子,可以不攻自破;2没意义--不空新译《仁王经》,良贲作《疏》,南诏僧人又作《抄》这个谱系,反映的恰是南诏追随汉地佛教与宫廷相密迩的传统,不宜单从不空的密宗身份来看这个传承。
评分读了侯冲整理的《护国指南抄》,根据云南省图电子古籍的原本,订正了两个半明显的录文小错误。感慨的是,1956年发现,90年代才有完整录文,而到了2016年侯先生的论文还在纠结“义学”还是“密学”这一字之差。本地学者三个主要意见:文本中有白族文字,纂集者是密学僧,抄本年代可以上推到南诏,都太执迷本地化了。1:至少《司南抄》里没见着白文;3:只要像侯先生认真读本子,可以不攻自破;2没意义--不空新译《仁王经》,良贲作《疏》,南诏僧人又作《抄》这个谱系,反映的恰是南诏追随汉地佛教与宫廷相密迩的传统,不宜单从不空的密宗身份来看这个传承。
评分读了侯冲整理的《护国指南抄》,根据云南省图电子古籍的原本,订正了两个半明显的录文小错误。感慨的是,1956年发现,90年代才有完整录文,而到了2016年侯先生的论文还在纠结“义学”还是“密学”这一字之差。本地学者三个主要意见:文本中有白族文字,纂集者是密学僧,抄本年代可以上推到南诏,都太执迷本地化了。1:至少《司南抄》里没见着白文;3:只要像侯先生认真读本子,可以不攻自破;2没意义--不空新译《仁王经》,良贲作《疏》,南诏僧人又作《抄》这个谱系,反映的恰是南诏追随汉地佛教与宫廷相密迩的传统,不宜单从不空的密宗身份来看这个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