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
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6)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听作者娓娓道来,大有闲坐说玄宗之感。不枯燥,不无聊,无说教。可偏偏看了之后还有所得,不得不说,这样的书实在太好看了。
评分 评分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从中学开始学习历史起,它就总是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大条约联系在一起。进了大学读历史,更多是关注政治和经济,关注如何实现现代化。看了陈存仁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才让我警觉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是如何片面,...
评分 评分开场白,先说一个老故事: 「初期法币贬值,有一个故事,传说纷纭: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兄弟二人,哥哥勤勤恳恳地积了许多资财,弟弟有钱就买啤酒喝。常常囊中空无一文,可是他饮罢啤酒之后,总是把那些空樽堆在后花园旷地。后来马克跌到不值钱,哥哥的积蓄化为乌有,...
补mark,知道不可靠,还是津津有味看完了,确实也是他最好看的一本。
评分20180317 kindle上读完这本书。真心适合中近史和上海史的童鞋们写论文无聊了来看看,搞不好就有新发现了。佩服作者的努力和运气,医生这个职业真的是可以认识各色人物,丰富人生阅历的。我要说这本书真的是一直在数人头啊!
评分文笔间有股让人不能辨明的讨厌味道
评分真真的好书。极有趣味。曾经的那样一个多元而自足的东方国家,已然不在。只有缅怀了。
评分真真的好书。极有趣味。曾经的那样一个多元而自足的东方国家,已然不在。只有缅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