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1898—1948)生於江蘇東海。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研究傢。此書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瞭華夏民族文化遺産中的菁華。常談不囿於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裏行間可見齣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裏去。”
硃自清(1898—1948)生於江蘇東海。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研究傢。
《經典常談》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瞭華夏民族文化,數韆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經這本小書提綱挈領,娓娓道來,令人如聞硃先生謦頦,不覺仰首伸眉,睏倦頓消。本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曆史、哲學的一本入門書。一部小書,曆經數年而成,可見作者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
从许慎的《说文》到明清八股,朱先生用了十三章的篇幅介绍了《周易》,四书,楚辞唐诗等中国文学史学的经典。文章的受众是大中学生或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众,著书的目的是是读者对这些经典的来历,价值和基本内容有一个概略而又准确的了解。本书行文流畅,笔法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評分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166.entry 2008/6/26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诚如叶圣陶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中国经典不计其数,初学之下难窥门径,而朱先生是个识得经典的人,由他先解说一二,再读经典便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这本书读完,有些...
評分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是唯一不必冠之以“古”的国家。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除了当时的区域与现在存在相似之外,其他的一切,人民、语言、文化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而中国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文化都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再发展。现在的埃及人、...
評分 評分看过《经典常谈》,好书。是朱自清为学生写的一本国学入门,那么简短的篇幅包含了如许容量,了不起。昨天阅报,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苦于无教材,真奇怪这么好的一本教科书为什么不直接拿去用? 我若有子,当以此启蒙国学。
硃自清先生的這本書,從亞馬遜購買。 在傢翻看紙書,是從文字訓詁談到詩、諸子、楚辭等。重點在經典的普及,觀點離學術口徑較遠,離介紹的口徑近。
评分硃自清先生的這本書,從亞馬遜購買。 在傢翻看紙書,是從文字訓詁談到詩、諸子、楚辭等。重點在經典的普及,觀點離學術口徑較遠,離介紹的口徑近。
评分很喜歡這樣的文字,慢慢的把中國的傳統文學講的那樣深入淺齣,喜歡這樣的文筆,這樣的愛,淺淺的低吟,淡淡的憂傷
评分硃自清做學問舉重若輕,白話文更是爐火純青。
评分很喜歡這樣的文字,慢慢的把中國的傳統文學講的那樣深入淺齣,喜歡這樣的文筆,這樣的愛,淺淺的低吟,淡淡的憂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