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收录代表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用与文章意旨契合的优美图片来表现其散文的美感和深层内涵;用适当的与作家及作品相关的历史照片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用游记中涉及的名胜照片加深读者的感受与认识,使阅读变得如历其境、清晰生动。
朱自清的散文,“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昧,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他的散文脉络清晰、结构缜密,严谨的写作态度使朱自清的散文始终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在本次选本中,我们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重新汇编整理,从他以前的散文集中分门别类,遴选出最经典的篇目,集成《朱自清散文》一书,相信那些浸润着作者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的文章定能如朱自清本人的初衷那样“获得广大的群众”。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对朱自清先生最早的印象缘于《背影》和《荷塘月色》。中学的课堂上,我们是如此这般庖丁解牛的解析着父亲爬过月台的身影,和婷婷的舞女的裙子。 总觉的我们的中学语文在通识教育的同时,抹煞了很多年轻人对文学的向往与憧憬。幸好遇到了儒雅恳切的陈老师。于是我通往文学的门没...
评分一些散文。一些杂文。 关于身边的人,去过的城市,一些随笔,一些感受。 朱自清算是我挺喜欢的一位文艺青年吧。 在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不是喧闹的欢乐,只是平常普通的一面。像一面静静的湖,偶有清风拂过,泛起微波。 十多年后,又读到曾学过的课文,不记得...
评分行李箱中不会拿出去的一本书 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动 无论是围在炉子旁吃豆腐 还是给亡妻的信 以及一字一句间的思念 还是最经典的 父亲翻过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我珍惜着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字句
评分朱自清《春》 中国食品改版 盼望着,盼望着,歪风来了,中国毒品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十分新鲜的样子,欣欣然摆上了货架。青菜朗润起来了,鱿鱼鲜起来了,辣椒的脸红起来了。 豆芽偷偷地从豆壳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水缸里,池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评分先生的文章果真如渺渺轻烟,淡妆浓抹总相宜
评分也许是在学校学过背影这篇,所以特别在意一些。其他的几篇,过了没留下什么印象
评分也许是在学校学过背影这篇,所以特别在意一些。其他的几篇,过了没留下什么印象
评分先生的文章果真如渺渺轻烟,淡妆浓抹总相宜
评分白话如旧诗,嘤嘤成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