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迪特·海爾曼(Judith Hermann):德國女作傢。1970年生於柏林。當過酒吧服務生,在紐約做過實習記者。1997年獲阿爾弗雷德·德布林奬學金,專心創作一年,完成短篇小說集《夏屋,以後》。該書1998年齣版後獲廣泛好評,作者因此獲不來梅市文學提攜奬(1998)、鬍戈-巴爾奬(1999)、魯道夫-亞曆山大基金會奬(1999)、剋萊斯特奬(2001)。2003年,她的短篇小說集《不過是幽靈而已》齣版,在德國亦大受讀者歡迎。
本書是德國青年女作傢尤迪特·海爾曼迄今為止唯一的作品,該書包括九個短篇,多描寫柏林普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藝術青年的生活更是她喜愛的主題,因為她原本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他們疏離於擾攘的主流社會,沒有確定的生活目的和生活軌跡,也無法以常規來衡量他們的喜與悲,但他們並不是令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怪物。海爾曼以女性的細膩,大量描寫細碎的生活瑣事,然而那不是為瞭鋪墊或渲染,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姿態,似乎便可以使讀者産生“驀然迴首”的感動,對這些藝術青年的情緒産生共鳴。
圖書目錄
紅珊瑚手鐲
颶風
索尼婭
某種東西的瞭結
巴厘島女人
洪特爾-湯普森-音樂
夏屋,以後
暗箱
在奧德河的這一邊
《夏屋,以后》之第二个故事,讲关于爱情的故事。画家身边有两个女郎,一个是钦定的未来新娘,一个是象是偶遇的无关紧要的女朋友。后者与前者有着决然不同的魅力。应该说,女人皆有魅力,各有味道,适合你的口味的可能是相帮一生的人。这样说,不代表用美丽曲解美丽,我想这是...
評分疲软的身体,加之脆弱而又空虚的灵魂,构成了尤迪特·海尔曼笔下的人物。沉闷、压抑、束缚充斥于叙事空间。仅存的一丝可怜的希望,被自己的懦弱捏碎。但可笑的是,捏碎希望的一刹那,又突然有了追逐的念头……人,罪与罚的矛盾体,活着便是可笑的。 奥尔弗斯主义者在...
評分 評分人們相遇而又失散的一個個故事,遺下的每一條啞然失色的空隙,作者用盡心思,將我們時代的各種藝術形式撚成乾花束,扡插於內,包括繪畫、音樂以及電影等。它們因為失水而顯得又輕、又澀。請勿辜負這一枝枝死而不僵的華穠,還在散發一絲淡淡的罌粟味。
评分醫生說,我會好起來的,但我卻覺得悲傷
评分寫得比安妮寶貝好
评分不懂得德語,所以無從判斷是否從風格上忠於原著,但譯筆至少 流暢親切,不做作。以這種殘缺的知識背景去判斷,會感覺海爾曼無論是題材還是語言上,都消解瞭德語文學給人的一種刻闆印象式的力度,去民族,去國籍,去地域,去背景,就是一些走來走去恍惚而無畏的人們,也許這的確是“平”的世界“新一代的聲音”,除瞭第一個故事有點幼稚和做作之外,都很成熟,看瞭之後會默默心痛,閤上書頁調整一下呼吸。我們還能要求更多嗎?
评分floating mope.翻譯不地道,原文應該很有特點,可惜沒錶達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