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 Mathews 麥高登是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教授,著作包括《全球文化/個人身份:在文化超市中尋求家園》(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 market)、《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日本人和美國人如何理解他們的世界》(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How Japanese and Americans 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s)及《中國香港:培育國家認同》(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並合編過多本書籍。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其中一個最繁忙的商旅區市中心——尖沙咀,匯聚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群,南亞、非洲、印度,商人、避難者、臨時工,還有囊中羞澀的各國背包客。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性聚居地,卻是一個會令香港人感到不屑或恐懼的地方。本地人敬而遠之,麥高登教授作為一名旅居於香港的外籍人士,卻身體力行深入這少數族裔的人群,了解他們的生活,以至在這個物質城市的生存方式。揭露許多外界無從得知的,重慶大廈的秘密。
关于重庆大厦,麦老头(作者)说:现在的重庆大厦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危险,毒品,强奸,非法移民,假货,嫖娼等社会阴暗面的缩影,5年前开始它就已经随着时代改变了面貌。至于变成什么样子,我还是建议你自己进去逛一逛。 另外,二楼穆斯林餐厅里的【埃及pizza】最好吃!一年来...
评分 评分在讨论全球化造成的飞地的时候,容易关注两极而非中段。的确,全球化议题中更能引发人们讨论兴味的总是高精尖技术的共享,或关怀维度爆表的底层贫民窟。 不大记得是《落脚城市》还是哪一本相关书籍里都有说到,极端底层的贫民窟现象已然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重要...
评分书的题目本身就足够抓人眼球了。刚翻开时,总觉得竖行的字有特别的沉淀感和文化意味。但是作者的语言太白话,口语过了头,可能是从英文译过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读香港文化的书总是期待书的语言像内容一样既文雅又市井。另外是过于啰嗦,很多话在多个地方反复说;例子也琐碎...
评分香港人依旧将重庆大厦看做是黑暗罪恶的地方,但这里的低端全球化在人类学家/作者Gordon Mathews教授看来,却是世界发展的最终趋势,重庆大厦在很大程度上是先驱。这里的商业模式是先进的、道德界限是严格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隐藏在了各种负面信息之下。当然,消除种族歧视是实现世界主义的首要任务。
评分如果一本书我读的时候会反复前后翻着勾连,会时不时合上书做思考状,会读完之后马上开始读第二遍,那就意味着应该写书评了。另外,第一次发现原来香港的出版社也有竖排本。
评分重慶大廈去過很多次,主要是帶朋友吃印度菜,但從來不覺得那裡有什麼可怕,可能因為我是個外人,一直以來把它看作香港景觀的一部分,從這方面講,南丫島也沒什麼不同。這本書第一次給了我大廈裡群族的一個清晰面貌,愿這種世界主義繼續下去。
评分我大CU人类学系教授作品,同学翻译。
评分是一本幾好的人類學通俗讀物,看完之後發現自己對重慶大廈其實完全不認識,對它的想像認知完全是偏見狹隘的,就和書中描述的那種他者的想像無差,但是讀入其中那些人物的故事,某一刻感覺,雖然他們來自南亞非洲,而我來自大陸,但是相對香港主流社會來說多多少少我們都是其中的“他者”,只不過程度多少之分,對於我來說,通過時間與努力,有一日我終究有被主流社會接受融入其中的可能,而對他們,就算生於斯長於斯拿著永久居民身份也無法屬於這裡。感性完畢,此書以小見大,從重慶大廈的生態,輻射出香港社會主導華人文化與客觀的多元文化環境的衝突,以及低端全球化下的商品流通和全球經濟政治變化的樣貌。最後一章理論性的總結較牽強薄弱,有些言之無意,但重點本來就不在這裡,而在那一些活生生的人的故事,這對我這樣普通的讀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