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遼寜人民齣版社
作者:[聯邦德國]H.R.姚斯 [美]R.C.霍拉勃
出品人:
頁數:464 页
译者:金元浦
出版時間:1987-09-01
價格:4.15 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05000905
叢書系列:美學譯文叢書
圖書標籤:
  • 接受美學 
  • 文藝理論 
  • 姚斯 
  • 美學 
  • 文學理論 
  • 接受理論 
  • 西方文論 
  • 美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接受美學”(Receptional Aesthetic)這一概念是由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堯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齣的。接受美學的核心是從受眾齣發,從接受齣發。堯斯認為,一個作品,即使印成書,讀者沒有閱讀之前,也隻是半完成品。

姚斯指齣,美學實踐應包括文學的生産、文學的流通、文學的接受三個方麵。

接受是讀者的審美經驗創造作品的過程,它發掘齣作品中的種種意蘊。藝術品不具有永恒性,隻具有被不同社會、不同曆史時期的讀者不斷接受的曆史性。經典作品也隻有當其被接受時纔存在。讀者的接受活動受自身曆史條件的限製,也受作品範圍規定,因而不能隨心所欲。作者通過作品與讀者建立起對話關係。當一部作品齣現時,就産生瞭期待水平,即期待從作品中讀到什麼。讀者的期待建立起一個參照條,讀者的經驗依此與作者的經驗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學體裁決定,又受讀者以前讀過的這一類作品的經驗決定。作品的價值在於它與讀者的期待水平不一緻,産生審美距離。分析期待水平和實際的審美感受經驗,還可以瞭解過去的藝術標準。接受者有3種類型:一般讀者、批評傢、作傢。此外,文學史傢也是讀者,文學史的過程就是接受的過程,任何作品都在解決以前作品遺留下來的道德、社會、形式方麵的問題,同時又提齣新的問題,成為後麵作品的起點。文學的社會功能是通過閱讀和流通培養讀者對世界的認識,改變讀者的社會態度。

藝術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消費,而是顯示贊同與拒絕的審美活動。審美經驗在這一活動中産生和發揮功用,是美學實踐的中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读《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我们最好是把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分开来看,我们不必像对待他的作品那样认真地对待他本人。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先决条件、母腹、土壤,有时只是作品赖以生长的粪肥——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欣赏艺术作品,就必须把艺术家当...  

評分

評分

——读《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我们最好是把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分开来看,我们不必像对待他的作品那样认真地对待他本人。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先决条件、母腹、土壤,有时只是作品赖以生长的粪肥——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欣赏艺术作品,就必须把艺术家当...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7個論題碉堡

评分

從重構文學史進入美學和理論很有趣,雖然論述得頭暈【不得不吐槽翻譯啊,前半本和後半本屢屢齣現同一個名詞不是一個譯名,甚至往往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從李澤厚的序“放手先翻譯”我就想吐槽瞭……這麼多年也沒個新譯本唉OTZ

评分

【補簽】力薦。

评分

還是沒有完全讀完

评分

多數都沒讀懂,許是我水平不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