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In a deathbed confession a Jesuit priest pours out self-justifying dark memories of Opus Dei and Pinochet.
整个描写都是絮絮叨叨并且似梦似醒不知虚实的状态,我感受到他的很多引用,也感觉到他的意有所指。中间我中断了读了两本别的书,但是返回来继续读还是能感受到他不留余地一口气讲完的文学功底,尤其是最后的三分之一,能感受到转折和节奏。但是我总感觉我并没有十分完全明白,...
评分by 波拉尼猫 如果文学青年需要一个代言人的话,那么波拉尼奥会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少年辍学立志成为作家,然后参与革命和运动,逃亡异国他乡,身体力行的读书写诗,直至死去,浪漫且纯粹。 《智利之夜》写于2000年,起初的名字是《屎风暴》,在编辑的一再建议之下才改名,英译版...
评分by 波拉尼猫 如果文学青年需要一个代言人的话,那么波拉尼奥会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少年辍学立志成为作家,然后参与革命和运动,逃亡异国他乡,身体力行的读书写诗,直至死去,浪漫且纯粹。 《智利之夜》写于2000年,起初的名字是《屎风暴》,在编辑的一再建议之下才改名,英译版...
评分by 谷立立 在《波拉尼奥小说的几何学》一文中,哈维尔·莫雷诺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描述为一个不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先不说莫雷诺的阐释是否合理,毕竟他把以《未知大学》为代表的诗集排除在外,只选取了《智利之夜》《荒野侦探》《2666》等十来部小说。这些小说来自波拉尼...
评分整个描写都是絮絮叨叨并且似梦似醒不知虚实的状态,我感受到他的很多引用,也感觉到他的意有所指。中间我中断了读了两本别的书,但是返回来继续读还是能感受到他不留余地一口气讲完的文学功底,尤其是最后的三分之一,能感受到转折和节奏。但是我总感觉我并没有十分完全明白,...
Thom Rivera朗诵版,与纸书结合欣赏,Audible应用1.5倍速播放。
评分First book I read in the US
评分越看越好,越看越好 & bolano真是很爱leopardi了
评分still my favorite poet among novelists
评分呵呵呵,居然是英文的……当时是慕名去读的……对完全不懂智利历史的人来说整个就是”不明觉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