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松(1884~1978)Gilson,tienne Henry
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84年6月13日生于巴黎一个天主教徒家庭,1978年9月20日卒于格拉旺。1913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巴黎大学、多伦多大学和法兰西公学教授。1947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吉尔松毕生致力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他认为托马斯主义为现代哲学开辟了道路,主张“回到中世纪去”,强调真正的哲学必须以信仰为出发点。在他看来,对理性来说,信仰是不可缺少的,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信仰和神学,其目的在于使哲学回归于神学。著有《中世纪哲学》、《基督教哲学概论》等。
自然的概念与必然性、命运、自由意志等概念密切相关。在二律背反中,往往是自然与自由的剧烈摆动,自然与自由的协调弥合是一个亘古扰人的问题,中世纪的哲学里似乎是在自然层次上安放了一个超自然的层次,这也符合创世说。 在中世纪哲学里,自然秩序(natural order)总是靠在...
评分较之于希腊的理性原则而言,中世纪思想中的道德观基于一个与前者迥异的超越原则,认为道德之根本是意志的行动,而罪就是恶的意向。显然天主教的道德是一种内化了的道德,其中外显行为理应是评判人们道德善恶的重要标准,但在天主教的道德观念中,一切人的意向性质被强调为...
评分 评分挂读书报告求人品 理性不是信仰的敌人,哲学绝非希腊的专利:一神教信仰引领哲学登上了新高度 首先,在遇到这个论题时的首要困难是,希腊和中世界的哲学师承关系,以及信仰和理性的关系。 一方面,历史学家们坚持,所谓的中世纪存在的经院思想不过是纯粹的希腊-...
评分原文和翻译都不错,尤其是沈清松加上的那个序言,很是精彩!可惜的是我是买台版的,回来才发现大陆也出版了,台版书好贵啊,多费了洒家的银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