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常在郊区火车上拾到些书,也在垃圾箱旁边拾到书,它们仿佛是在有人去世或搬家以后白白赠送的。有一次他找到了一本《乔治·蓬皮杜传》。这本书他读了两遍。在普通的垃圾箱旁还有成捆的过时的技术书籍,但他不去拾。母亲也读了《乔治·蓬皮杜传》。他们都对这本传记感兴趣……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57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书原来读过的《情人》,里面的句子还能记得些“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容颜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面容。”“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他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你累了。”很简单的话让我感到难以触摸的感觉。 第二本就是《夏雨》在昨天晚上看完,仅...
评分这书给三颗星。另外一颗加给结尾以及文字一些句子。 说一段闲话,周二选修课前,同学问我有没有什么书看。我就只带了这一本就递给她了。她翻了一会儿问我:哪是开头?我:……杜拉斯的书基本都是这样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看完这本其实很多地方不懂,杜拉斯应该也属于小众,...
评分与《情人》相比,《夏雨》真是纯洁得惊人。那对兄妹自出生起便相爱,也许在出生前就相爱,他们的爱情跳过了一切阶段直奔死亡。两遍,同样是两遍,我仿佛是读懂了,却不能化为语言。怎么能这么感人,怎么能这么感人。他们坐在哪里,诉说着一千年前那个君王的回忆,他为她念着歌...
评分这是一本没有退路的书。你不能以任何一句话自我安慰。 同样地,书中的春天,焦灼的风热,郁郁蒸蒸,培育了火一般的真实,煎熬中的真实,无法参杂一丝犹豫的纯粹。 然后,雨来了,压迫没有了。“生活对于他,似乎是可以忍受的了,” (于是,就像欧内斯托在春天就已看到的,火焰...
我就没办法成为杜拉斯的读者,遗憾。
评分永远最爱的杜拉斯 伴我走过15岁的夏天, 伴我走过绵长的绝望忧伤 和刻骨铭心的爱与感动.
评分像电影一样的,看着大段的对白,想象电影里人物是如何的对话,便觉出杜拉斯的力度来。是的,杜拉斯是有力的,有时候是锐利的。在这里,与生俱来的是爱情,是知识,也是虚无。它们都是风,无影无踪,追风,就是追逐虚无。其实,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偏爱,但真正的作家,其所以不朽,就在于其中的力度吧。
评分整本书都是爆雷的句子和只有“沉默”两字的段落。这样的书你我都能写得出来的,真的
评分人生与爱都是虚无的,追求知识、追求爱其实也就是追风,除了死去与容忍虚无的人生,别无选择。雷雨的天空粘腻沉闷,终于在一场夏雨之后终结。童年总会终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