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俊(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留传后世的一部最富特色的不朽之作。卢俊在他生命最后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它不仅是身体的漫步、心灵的漫步,更是一次文学的漫步,它迸发出的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个卑污的灵魂。
这本小书也成为法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品之一。
看到很多人给四星或五星的评价,但我给的是三星。不知道是自己没有理解作者的思想还是这本书确实一般。 这是我看过的最悲伤的文字,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抱怨”的书。纵观卢梭的一生,也确实可以理解。他和伏尔泰的生平有巨大的反差:伏尔泰少年得志、成竹在胸、阅尽沧桑,卢梭...
评分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
评分这本书的简介很好,【孤独是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最知心的朋友,不管你是达官司显贵,还是市井小民,孤独都始终跟在左右,形影不离,当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灵魂穿梭在远古和未来之间,遨游于天空和大地之间,此时,你可以认真地审视自我,从而找回那个真正的我,那个...
评分谢世于卢梭诞生前半个世纪的帕斯卡尔说过:“当我考虑到我这短暂的生命将被前前后后的永恒所吞没,甚至我看得见我所占据的这块小小的空间将被无限巨大的空间所席卷而互不相知,我就害怕,我对自己是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以及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当时非常震惊。” 他所描绘的是我...
评分我时常思考一件事,当一个人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撕破了脸皮,靠自己的信念和时代的思想划清界限时,这个人将如何在社会生活?当翻过《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唠里唠叨的前言后,散步之一的第一句就深深打动了我,当然这也无疑是那个和时代打的水深火热的人的生活,我放下手边在读的...
炸毛、傲娇、别扭的卢梭,爱抱怨,爱自慰(两种层面上)。“我从来不认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而应在于可以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之前一直以为这句话是他的宿敌伏尔泰的名言,卢梭对不起!
评分这本书告诉我:去读《忏悔录》吧。
评分漫步之五,如入仙境。漫步之八,犹如梦境。接着最近看一下《忏悔录》。
评分自省的力量。晚年的自我回归本质上缘于对自我体验的重视。每一篇漫谈都有若干处文字于我心有戚戚,像是与自己对话。袁筱一的翻译一方面弱化了文字本身的力量美感,但同时也突出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只是尚存一个疑惑:作为卢梭这样内心矛盾、挣扎重重的人物,从根本上获得心灵的安宁是否有可能?我此前一直觉得,诸如此种人物,内心的不安分是会持续终生的,这才是常态。
评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动之中,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持一种永久不变的形态。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也同事物本身一样,经常在变动。它们不是走在我们的前头,就是落在我们的后头;或者使我们回想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或者使我们憧憬往往难成现实的未来。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能使我们的心永远寄托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世上所能享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转瞬即逝的快乐。至于永恒的幸福,我怀疑世上是否真正有过。即使在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也很难有一个瞬间真能使我们的心对我们说:“我愿这一瞬间长此持续”。因此,我们怎么能把那使我们忐忑不安、心中一片空虚、患得患失的转瞬即逝的状态称为幸福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