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侦探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拉美文学 罗贝托-波拉尼奥 小说 罗贝托·波拉尼奥 智利 外国文学 波拉尼奥 拉美
发表于2025-05-22
荒野侦探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利用近一个月的琐碎时间阅读,终于像本书第二章里面的各种人物访谈一样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起先并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些杂乱无章,经历了小说从1976-1996年二十年间的洗礼,加上长达一个月的阅读体验之后,故事本身开始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魔力,让我欲罢不能。这种魔力不是形容词的魅力,而是故事本身,人物本身,以及二十年拉美洲地区动荡历史的魅力。故事主人公用一生实践“本能现实主义”,用自己的本能对抗现实、顺应现实、影响现实,最后改变现实了吗?我想并没有,渺小的人物总是被时间和历史的洪流裹挟而去,如同飘零的叶子终将回归大地一般,在灿烂旋转将尽之后,终将回归本能,回归母体的怀抱。
评分《荒野侦探》的文本是向外指涉的,也就是说波拉尼奥邀请每一位读者成为侦探,进入文本内部,如奥德赛一般漫游与探索。令人叹为观止的第二部分是一群岛屿,互通水路或者干脆迷失在水域中,它们构成了整个拉美青年文学在特殊年代里的景观——浮花浪蕊、欢笑泪痕——不是某时某地的产物,反而具有某种世界性的视野。对于书中这群诗人来说,写什么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何他们的作品极少呈现在小说中),重要的是书写的行为,这和做爱、贩卖大麻、办杂志一样具有一种以行动标志的特殊意义。波拉尼奥充满革命精神,《荒野侦探》恨不能将帕斯派斩草除根,同时他又是令人心碎的、疏离的、忧郁的,重叠的话语互相补充、拆台、抵消,最终在青春也都烟消云散时销毁了所有确凿的记忆。
评分那时我们刚二十出头,在墨西哥城有着太多的聚会,太多的朋友,我们每天写诗画画阅读,人人都在创作,人人都深爱那些乘着风潮从拉美其他地方刮到身边的朋友。即便穷困潦倒,充满各种麻烦,生活也非常美妙,让人兴奋不已,连麻烦也是惊奇的代名词。然而,不可预料的事总是多于希望的事,命运让我们沉入严峻的考验,随着时间流逝,青春的狂热消退,生活渐渐耗光我们的勇气。那曾在拉美大陆绽放的音乐般的透明的梦慢慢淹没无闻。诗歌、文学、理想这些多年来陪伴我们的靠不住的朋友,永远地映衬在夕阳、星辰以及无垠的太空。也许生活本来就如此。我们应该早点放弃诗歌,跟成千上万的墨西哥人一样,不再写作、不再读诗,那么生活就会沿着你能想像得出的最枯燥乏味的道路安全行进。一切以喜剧开始者最后均以悲剧或怅惘的挽歌结束。青春于我们不过是一场骗局。
评分青春=做爱与做诗,然后人生会把青春磨蚀到这两件事都做不成。待重读。
评分第二部庞杂纷乱读得艰难,但重回1979年,公路上诗人们有搭没搭闲聊,平静反差感慨万千;一部拉美诗人、文学流氓无产者、问题青年版的滚滚红尘,无侦探胜似侦探,追寻散落江湖的隐约流言与传说;波拉尼奥真是诗人和迷惘青年的英灵殿,神助般通过他代言整整20年的无以倾泻的文学青年们的颓唐与炎凉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波拉尼奥在文景
《荒野侦探》(Los Detectives Salvajes)
《2666》(2666)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Last Evenings on Earth)
即将出版
《护身符》(Amuleto)
《美洲纳粹文学》(La literatura nazi en América)
★《2666》作者天才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成名作。
★波拉尼奥作品版图里的重要作品,处于波拉尼奥作品文学三角的顶端。
★进入《2666》的一把钥匙,波拉尼奥作品必读。
★与《2666》有可查证的关联:
虚构了同一个城市 圣特莱莎。
在第二部分中提及阿琴波尔迪。
在一场对话中,2600年被指为不祥之年。
在2666的笔记里,波拉尼奥说过,“2666的叙述者是阿图罗•贝拉诺[《荒野侦探》主人公]。2666就要煞尾了。朋友们,就说到这里吧。这是我所做的一切,我全部的生活经历。如果我还有力气,肯定会哭上一场。阿图罗•贝拉诺跟各位说:永别了!”
-
《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写给失败一代的情书
永远年轻,永远荒唐地悲伤
-
十七岁的墨西哥法学院学生马德罗热爱诗歌,时常逃课参与诗歌班的讨论。在那里认识了自命为“本能现实主义诗人”的贝拉诺和利马。他们与其他诗人和艺术家为伍,在酒吧争论诗歌,大麻、酒精、性爱样样不缺。该诗派的精神领袖——女诗人蒂纳赫罗——据传多年前在墨西哥城北面的索诺拉沙漠失踪了。一半为了理想,一半为了躲避仇家,他们决定深入沙漠寻找她的踪迹,同行的还有妓女鲁佩。
离开墨西哥城后,他们被目击到在巴黎、特拉维夫、维也纳和巴塞罗那出没,干各种零工为生,却从未有人看过他们写的任何一行诗!年轻的诗人们经历了二十年不可逆的生命体验与幻灭……
《荒野侦探》是波拉尼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甫出版即一鸣惊人。1999年获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智利国家图书协会大奖等,也因此让波拉尼奥扬名国际文坛,从此跻身拉丁美洲一流作家之列,称他为最具原创性、自马尔克斯以来最重要的作家。
当读过拉美文学大爆炸时期的那些作品,你就会懂得波拉尼奥的伟大。当大多数人还沉醉在“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令人难忘的开头引领起的拉美文学最绚丽多彩的巅...
评分《荒野侦探》散发出两重弧光。它是向内部纵深的,波拉尼奥将自我隐喻成一个无名侦探,返回青春岁月,为一代人写下情书;同时,它又是向外弥散的,文本敞开性感的身体,邀请每一位读者做一番奥德赛式的漫游,如侦探般追寻与见证着一代人的青春。 波拉尼奥曾将文学比喻为...
评分我只读了第一部分,耐力不够,不怎么读得下去。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会时时怀疑,这样读有什么意义呢——当你明明已经发现了你和作者难以沟通。 沟通的障碍来自于几点: 第一,我已经不觉得一个热切向往文学,并且以文学作为人生第一要务的少年有多么酷了; 第二,一个这样的文...
评分《荒野侦探》的结构像香肠,加西亚•马德罗的故事束住了这本书的两端,让这本本来完全可能无头无尾、无休无止的庞杂之书有了开端和结尾。利马和贝拉诺的经历如肠衣,包裹住丰富的馅料。没有肠衣、线头,就做不成美味的香肠,不过香肠的滋味主要还是在馅料里。在酣畅淋漓、充...
评分罗贝托·波拉尼奥于1953 年出生于智利的圣地亚哥,先后在智利的很多落后小镇度过童年时代。父亲莱昂· 波拉尼奥是一个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维多利亚· 阿瓦诺斯在学校教数学和统计。后来,波拉尼奥很少谈论自己的童年时代。据母亲说,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学阅读,七...
荒野侦探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