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文思博要•理想国(英汉对照)(典藏版)》就是他对理想国家的设计和规划。《文思博要•理想国(英汉对照)(典藏版)》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也是其著述中最重要的一种。此书通过几个人有问有答的方式展开辩论,广征博引,借苏格拉底之口,论证柏拉图理想国家的主张,描绘了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王国。他认为一个理想国应以哲学家为君主,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管理、统治臣民。同时君主也像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否则人们所期待的社会制度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永远不会实现。
这篇导读写给大学本科生、对《理想国》好奇的普通读者。参考了吴增定老师《[我怎么教学生读〈理想国〉]》。我的视野有限,没能覆盖《理想国》涉及的所有问题。欢迎有经验的读者提出建议。 为什么想读《理想国》?[张泰苏老师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 我以前那会儿也思考历史、哲...
评分【前言】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在对理想的政体进行分析和描述后,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政治性的规划,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将它付诸实施。所以在第八和第九章中,他详细叙述了一个理想政体在实施中会遇到何种困难,而逐步堕落成为最糟糕政体的过程。此外,由于他认为人类内心...
评分对话的缘起 这一天,苏格拉底来到了一个港口城市,注意,这里并不是雅典,而是雅典“下面”的一个城市,叫比雷埃夫思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不在他的主场作战。为什么他去哪里?因为那里在过一个节日,并且是当地人第一次过这个节日,于是苏格拉底就去看热闹。他带了一个人,...
评分【按语:思想的深刻恢宏之外,《理想国》作为戏剧的优美瑰丽是摘要难以呈现的,这篇对话录如思想之舞蹈,与《法律篇》的沉滞凝重迥然有别,后者更胜在对现实的洞察力。个人深为认同A. E. Taylor的解读,“《理想国》的真正主题不是相互竞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优劣,而是‘正直...
评分床头的好书!
评分总有人想把别人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柏拉图,或者说是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想这样做的人。当然,作为西方经典,还是值得一读。同系列(文思博要-英汉对照)的书还有乌托邦——阅读中。
评分正义与非正义!
评分绕晕了…
评分书是好书,就是自己看不进去%>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