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立克‧沃爾夫(Eric J. Wolf)一九二三年出生於維也納,一九四○年赴美,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於一九五一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伊利諾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名學府,過世於一九九九年。
沃氏是當代著名的人類學家,著作甚豐,知名的作品有《農民》(Peasants, 1966)、《二十世紀的農民戰爭》(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69)等。《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則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班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研究員。翻譯作品有《英國史》、《英國社會人類學》、《英國社會史》、《歷史的再思考》、《帝國的年代》、《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書。
歐洲人所開創的新經濟體制──資本主義,在近三百年的發展後,現今已成為全球性的唯一經濟體制。對於這樣一個長程、而又擴及全球的歷史過程,一般專業史家均不敢輕易嚐試處理這樣宏廣深邃的歷史課題,但沃爾夫這本《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卻在這方面取得了極為出色的成就。
本書雖然是在處理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與擴張的歷史過程,不過書中的主角卻非經濟菁英的資本家或是政治強權的歐洲列強,而是那些亞、非舊大陸以及美洲新大陸的傳統部民群落,亦同時論及歐洲社會自身那些被迫要以傭工維生的被邊緣化的農民。這些人原本是沒有入載歷史資格的一群人,他們及其子孫雖活了幾千年,但在未受史家青睞之下,如同未曾活過的一群人。沃爾夫特別看重他們「沒有歷史」這一特性,並為他們寫下了這樣一部撼人心魂的歷史。
現時臺灣面對即將在東亞社會被邊緣化的焦慮,在想不出比起當年荷、英經濟體前輩更好的明智抉擇之前,沃爾夫一書對於因應之道的啟發,值得我們三復斯旨。萬一臺灣被排除於世界經濟大賽之外的夢魘一旦成真,我們二千三百萬人就將成了沃爾夫筆下「沒有歷史的人」。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是人类学和历史学交汇的结晶,这种结合和视角使它明显地区别于目前广为国内学界所熟知的数种世界史著作,展示了诸多族群的历史,凸显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能动作用,而又尤其着力发掘弱者和他者的历史,它 以欧洲的扩张为主线,采用叙述的方...
评分翻的不怎么好 作者好像持的是老马的劳动价值论,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剥削论(从书名也可以看出来), 至少可以对移民史(比如巴西为什么会有意大利人,以梳理欧洲足坛,欧洲南美双重国籍的一些人物的成因),和一些经济作物(可可,橡胶等)的在全球的种植史 角度还是没见...
评分作者批判政治科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的局限性写的非常好,可以说本书的野心非常大,想利用世界体系建立一个融合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与政治学,无预设的,彻底历史的写作,尝试着描绘欧洲相遇的其他族群,在文化和社会上如何自发的与资本主义汇合,并消融在其中。 作者...
评分速记: 1.导言很精彩的在一个小节里围绕人类学从研究“原始人类”起家的整个理论史做了回顾总结。 2.指出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一件事情,而要证明这个观点则是另一个问题。 3.作者选用了马克思的概念和理论。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既包括实用工具性的一面,也包括意识观...
评分Sahlins是现存不多的人类学理论家,他的很多文章都值得一读,但老头儿也有雷人的评论。比如他说Eric Wolf的这本书:虽然以恢复“没有历史”的人的“历史”为目标,但所表现的依然是西方主导的近代世界史。我坚信老头儿写下这番话的时候一定是一脸坏笑:这么多年的老哥们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