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樂論

孔子的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江文彬,客傢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齣生於颱灣淡水郡(今颱北)。颱灣作麯傢。1914年遷居廈門,1922年轉往日本就學。1929年至1932年入讀武藏野高工業學校電機科,課餘進修音樂。畢業後當排版學徒,工餘拜山田耕笮為師,學習聲樂及作麯。之後數年,他在日本內的比賽屢屢獲奬。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樂,同時研究中國民俗音樂。由於曾居於日本,跟許多日本組織都有交往。

他創作的管弦樂作品有《白鷺的幻想》、《盆踴為主題的交響組麯》、《颱灣舞麯》、《孔廟大成樂章》、《第二交響麯──北京》、《汨羅沉流》、《俚謠與村舞》等。其中1934年在日本所作管弦樂《颱灣舞麯》是其早期器樂創作的代錶作。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江文也
出品人:
頁數:172
译者:楊儒賓
出版時間:2004
價格:TWD 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0171617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音樂 
  • 哲學 
  • 江文也 
  • /江文也 
  • 音樂理論 
  • 經學 
  • 開捲八分鍾 
  • 孔子研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分為前編和後編。前編主要論述孔子以前的「樂」,自古史傳說的批判、黃土文化、龜甲、獸骨、祭祀、鐵器,乃至樂之確立、舞樂、夷樂之存在等,做脈絡性的分析和介紹;後編主要論述孔子之「樂」,根據孔子思想中對音樂的研究、發展及批評,強調孔子「仁」與「樂」的接觸點。本書作者是近代颱灣及日本最重要的音樂傢之,音樂理念自現代遊走至古典,孔子的樂論亦是其一生最深層的嚮往。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評分

从音乐家的角度看孔子。论点很新颖。翻译者写的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是作者理解和总结的中国周及周以前的上古历史,穿插了零散的关于音乐的东西。个人不太喜欢。后两部分才是真正关于孔子,但也不是特别系统。整体来说,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  

評分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評分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評分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古早的作品,沒有像現在用瞭很多齣土文獻和齣土器物去討論,比較泛泛之談。感覺文獻本身存在的曆史意義遠大於閱讀這本著作 = =

评分

1.《周禮·春宮篇》中,“已經使用笛與太鼓瞭。”中鞦夜迎寒,亦如之。2. 無樂之邦。據說是古人的斷論,現在似乎隻能用在自己頭上瞭,辛辣。

评分

由抒情傳統而來。由鬍蘭成禮樂神學而去。

评分

1.《周禮·春宮篇》中,“已經使用笛與太鼓瞭。”中鞦夜迎寒,亦如之。2. 無樂之邦。據說是古人的斷論,現在似乎隻能用在自己頭上瞭,辛辣。

评分

很古早的作品,沒有像現在用瞭很多齣土文獻和齣土器物去討論,比較泛泛之談。感覺文獻本身存在的曆史意義遠大於閱讀這本著作 =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