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中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第1版 (2007年9月1日)
作者:子思
出品人:
页数:305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7年9月1日
价格:2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9997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国学 
  • 中庸 
  • 中庸之道 
  • 经典 
  • 哲学 
  • 四书五经 
  • 文化 
  • 古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庸》是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有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

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的儒家哲学经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四、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  

评分

《中庸》强调的是修身,即“中和”,美好的气质和人格。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的是正己,不随波逐流,不偏不倚,志向坚定,坚持操守。修养自身,了解他人,了解天理。知道怎样修身,就能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和治理国家。善于继承别人的志向,...  

评分

今日重读儒家经典《中庸》,似乎找到了牟宗三先生所谓孟子言性,非为Human Nature 的依据了。 孟子所说的人性,大致从这一段中引申出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评分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三、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四、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  

评分

《中庸》之见确实没啥趣味,说了一大堆的大道理。但是在说这句话之前你得承认自己是小人。因为《中庸》里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一语言中,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小人。《中庸》不长,连着注释一块加上边思考的时间,三两个小时就能读完它。这书是子思写的,子思就是孔...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评分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当年读时就最喜欢这句话,如今越发认同了

评分

感觉像亚里士多德的The Renaissance Man+毛姆的“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你需要有判断力和淡定平和,中立而不倚,不见知能不悔,敦笃而行,一以贯之,可谈何容易。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自勉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人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真像曾国藩说的天下事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 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又像孟子的行拂乱其所为,君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定程度至非自成而已也。对于自己,能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诚己及人,由心而发,即使兢兢业业,也不觉有“不敢偷安”之感吧。ps:惰成庸,骄伤才...慎慎慎...pps: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说话真心是种能力...

评分

中是指适度、不偏不倚,庸是指平常,中庸之道绝非和稀泥的意思,而是需要极高智慧才能拿捏恰当的处世艺术。子思所作此篇与孟子的仁义道一脉相传,而又有新的内容,诸如君子慎独,在何位作何事、完善己身天必有归,等等。而其中论述的伦理纲常总的来看是适用于维系当时世道不乱的。

评分

真是棒棒哒????系统性高了好多,当然有历史局限性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