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1885—1970, 法国天主教文学大师,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杂文家、批评家。1885年10月11日出生在波尔多。1906年赴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在出版了两本诗集后,于1913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身戴镣铐的孩子》。三十七岁时发表了《给麻风病人的吻》,从此进入创作的旺盛期,相继发表了《火流》《母亲大人》《恶》《爱的荒漠》《苔蕾丝·德斯盖鲁》《终点》《蛇结》《弗龙特纳克的神秘》《黑夜的终止》《黑天使》《未知的海》《法利赛女人》《被爱的和被恨的》《羔羊》《昔日一少年》等重要小说以及一些诗歌、剧本和文艺评论集。其中《爱的荒漠》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莫利亚克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1952年,奠里亚克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黛莱丝.戴克茹》 作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译者:罗新璋 柳鸣九主编,法国廿世纪文学从书 我看到了那女人,蒙着面纱,站在黑夜中的松林里,她向前直视的目光灼灼发亮,比黑夜更令人惊惧。她发黄的手指间,夹着半截香烟。她站着,纹丝不动,任大风...
评分16:59 窗边驶过的大卡车轰轰隆隆的发出响声,喧嚣的人声嘈杂,喇叭,窃窃私语,那些看似很近的场景在我的镜片里略过一段段折影,电扇的吱呀,好像从很久就一直是这样的自己。 这里的太阳是鲜活的,空气是吵杂的,人群是攒动的。 是你喜欢的样子吗? 我也喜欢在城市里,在形形...
评分有人说,男人是激情,女人是安宁 其实,更多的时候,倒是女人有一颗骚动的心。男人,倒是因循守旧的。 前有包法利夫人的红杏出墙,后有左拉的泰蕾丝的谋杀。而莫里亚克似乎重复了同一命题 这些女人,她们在寻找什么? 她们更多的是追求不平庸。 包法利夫人与泰蕾丝以不幸...
评分有人说,男人是激情,女人是安宁 其实,更多的时候,倒是女人有一颗骚动的心。男人,倒是因循守旧的。 前有包法利夫人的红杏出墙,后有左拉的泰蕾丝的谋杀。而莫里亚克似乎重复了同一命题 这些女人,她们在寻找什么? 她们更多的是追求不平庸。 包法利夫人与泰蕾丝以不幸...
评分她没有血没有肉,唯一存在的只是一个名字。结尾妙极。
评分温柔
评分虽然不喜欢,但要给五星。心理小说太多了,但只有很少一些成功唤起读者的共感。作者找到了很多办法。一个恰当的物体、一层黑纱似的氛围。或者概括说,情感对应物。然后心理在这个对应物上继续发展。阅读这种心理时我自问:“这可能吗?”可能性不大。但当这种心理一旦发生,随之而来的种种都顺理成章。
评分心理现实主义。。。莫里亚克写书太皮了。总感觉是在玩杂技,炫耀自己的功底。什么插叙倒叙,正面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啥的玩意儿全用上了。文字还是很细腻的,渐入佳境的一本书,如果能忍住坚持着看到最后,发现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诺奖选手,算是名副其实的一位。读起来略烦人,反正我是差点忍不住要半路摔书的。。。就七万字,让我每次读二十页,读了五六回,断断续续看了有三周。这种让人看了欲罢不能,但又折磨人的书也是少见。同时看的几本书里,就这本最恶心人,但还不能说它写的不好,这就很气。
评分心理现实主义。。。莫里亚克写书太皮了。总感觉是在玩杂技,炫耀自己的功底。什么插叙倒叙,正面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啥的玩意儿全用上了。文字还是很细腻的,渐入佳境的一本书,如果能忍住坚持着看到最后,发现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诺奖选手,算是名副其实的一位。读起来略烦人,反正我是差点忍不住要半路摔书的。。。就七万字,让我每次读二十页,读了五六回,断断续续看了有三周。这种让人看了欲罢不能,但又折磨人的书也是少见。同时看的几本书里,就这本最恶心人,但还不能说它写的不好,这就很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