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一书,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一千二百二十篇。有关全书的写作情况,洪迈于庆元三年(1197),在《容斋四笔序》中写道:“始予作《容斋随笔》,首尾十八年,《二笔》十三年,《三笔》五年,而《四笔》之成,不费一岁。身益老而著书益速,盖有其说。”可见洪迈勤于治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出身于一个颇具文化氛围的仕宦之家。父亲名皓,建炎中,曾奉命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议和,被金人扣留十五年而不屈服,有汉朝苏武之美称,著有《鄱阳集》、《松漠纪闻》等。长兄名适,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著有《盘洲集》、《隶释》、《隶续》等。仲兄名遵,仕途亨通,历官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等高位,著有《迩英记注》、《翰苑遗事》、《泉志》等。洪迈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自会受到父兄的熏陶。绍兴末年,他也奉命以起居舍人,假翰林学士出使金国议和,因不肯受屈辱,也被拘留过,后放还。一生仕履多是文职,曾监修国史,官至端明殿学士,著作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夷坚志》、《野处类稿》,另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洪氏三兄弟先后皆中进士,时有“三洪”之称,一门在《宋史》有传。
读容斋00-01 我读《容斋随笔》,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1月版为基本。编号00-是表示正文之前的文字,而01表示这部分文字的第一条笔记。依此类推。人说《容斋随笔》是古代学术笔记第一流者。不过这里的“学术”一词和今天讲的很不同。今天讲学术,是指学界公认的专学之道术。这...
评分洪适也难免穿凿附会之嫌,《禹贡》本为后人窜衍而入,所谓大禹考之亦为虚,九州制实乃两汉事也。则治水从何处起何处止岂不为文者方便?以五行奇说附九州之伪,正当其宜。今之吾人不知阴阳,少晓地理,洪氏之说恰可作练习之用,功过两抵。 余观佛家有六十四种恶口,见之甚喜,洪...
评分这本书是选本,而非全本,有注释,好像还有翻译(记不清了),但书名又不注明是选本,装帧也较俗气,怎么看都像是书商的产物。 中华书局近期除了不少这样的书,实在不像其一贯风格,难道中华书局也像CECT一样可以出租?现在的领导真想把这块金字招牌砸了?
评分我只能说在中国不能迷信任何招牌!点评确实雷人,只好装作看不见。搞不懂为什么中华书局要出这个系列,反倒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明清随笔系列显得真诚点。即使中华书局希望做一个更大众化的版本大可直接写译文,做得更精细的话可以搜集历代文人阅读此书的感想。这是哪个领导搞出...
评分《吕氏春秋》上说:“天生人而使他的耳朵可以听,不学习,他的见闻还不如耳聋者;使他的眼睛可以看见,不学习,他的见识不如眼盲者;使他的嘴可以说话,不学习,他的言论还不如哑巴;使他的心可以思考,不学习,他的智力还不如疯癫的人。因此学习,并非能使人增加什么,但可使...
非全本,不过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已经十分受用,读古人随笔更像是学生拿着老师的教案自习。另外,每篇随便后的点评也很有意思
评分容斋乃大见识之人。
评分没完全读懂。当年不知道看谁说这是柴门猫最爱读的书就特意去买了本,想看看到底有什么神机奥妙,啊啊啊啊啊,我真好二啊。
评分中考范围,算经典之列,注释逐条看来很不错,编者的评注写得弱了些。
评分容斋乃大见识之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