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嗣成(约1279~约1360)﹐号丑斋。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寄居杭州。约在至元末﹑大德初(13世纪末)在杭州官学进学﹐是邓文原﹑曹鉴﹑刘濩的受业弟子﹐与戏曲家赵良弼﹑屈恭之﹑刘宣子﹑李齐贤等是同窗学友。曾多次参加“明经”考试﹐不中。后在江浙行省任掾史﹐但是不得升擢﹐他也不屑于去追求官禄﹐于是杜门着书。除《录鬼簿》外﹐他着有杂剧 7种﹕《寄情韩翊章台柳》﹑《讥货赂鲁褒钱神论》﹑《宴瑶池王母蟠桃会》﹑《孝谏郑庄公》﹑《韩信泜水斩陈余》﹑《汉高祖诈游云梦》﹑《冯驩烧券》。这些剧作﹐今都不传。还着有散曲﹐今存小令51首﹐散套 1首。散套《丑斋自序》是他的代表作。此外﹐《录鬼簿续编》载他“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传明代贾仲明增补,现收录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
《录鬼簿》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约公元1330年),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80余人。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甚至带有自己思想痕迹的简评,如把关汉卿列在首位,对郑德辉颇有微辞:“惜乎所作,贪于俳谐,未免多于斧凿。”后来作过两次修订,扩充为2卷,所录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书中人物分为七类。
《录鬼簿》是历史上第一部为戏子立传的书籍。名为“鬼”,实为戏子。之所以取名《录鬼簿》是因为所录之作家均已去世。诚如作者钟嗣成在其“录鬼簿序”中说:“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虽然旧了一点,但是比较忠实地保留了原貌
评分翻翻看看
评分研究元戏剧必看
评分感谢钟嗣成留下如此佳作,让我为完成作业省了力气。
评分外四种分别是1)贾仲明的补词和他撰的《录鬼簿续编》,2)明朱权的《太和正音谱》,3)明吕天成撰的《曲品》,4)清高奕撰的《传奇品》。附有贾仲明补词和续编的《录鬼簿》仅见于天一阁蓝格钞本,通行是清曹楝亭刊本。这版底本用的是天一阁本和周志辅几礼居传抄本,不过也把曹本的内容录进去做对照了,内容可谓非常丰富~马廉先生遗作《录鬼簿新校注》豆瓣还没有条目,也是用天一阁本当底本的。巴蜀书局的《新校录鬼簿正续编》没找到资源,还没看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