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楊絳 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 隨筆 生活哲學 文學 哲學 現代文學
發表於2025-02-07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樸實的風格與近一個世紀積澱的智慧。
評分一個九十六歲的老人跟你娓娓訴說的東西都是經過人生沉澱的,都是非常值得深深思索的!
評分我要生在民初,肯定是喜歡這種纔女的。楊先生一直被她那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老公光環掩蓋瞭呀。本書前段自問自答的倫理哲學探討一點不生硬更令人思考,而後半段散文文筆優美,其中勞神父和秀秀兩篇實在迴味。
評分每當記起您,總會心裏疼那麼一下。 祝您解脫後的生活更好。
評分對內心修養和信仰的個人理解吧,感覺活的越久對外物看得越淡。還有就是總感覺楊絳寫字有種端著的感覺。
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迴國後楊絳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 年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齣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等多部作品問世。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軻德》、《斐多》等作品。
名傢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迴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的靈魂光輝、智慧風範。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關注於神鬼,藉此探討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第二部分則由多篇散文構成,作者自稱是注釋自己的思索過程。
不知是出于本性还是愚昧,我不喜欢唯物主义,尽管我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任何一件不属于唯物范畴的事件。 我愿意相信世界是无限的、神秘的。我喜欢灵魂、来世、因果等等这些词汇。 我不能理解那些固执的唯物主义者,我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有什么终极的意义。我甚至认为...
評分这是我为工作小报的专栏写的小文,稍作改动。 《走到人生边上》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这是杨绛先生的最新随笔集。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在盛年之时写的那本小书《写在人生边上》。 我在万圣闲逛时看到这本新书,看到“杨绛先生近影”中老太太静谧的笑容和有力的右...
評分但看到豆瓣上有些人的评论,心里些略还是有些不平,终于忍不住把自己的一篇博帖出来,应该不算评论,感受而已,见笑了. 周末拿到了杨绛先生新书<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周五晚上就着灯读,周六有采访在老远的浦东,地铁上读,看得很感动. 书的前一半自问自答的部分是老人家在参透...
評分这是2014年读的最后一本书了,用这本书,做为全年读书任务的收尾,也不错。 人生终会到达一个境地:没有重力的所在,一步之遥,跌落下去。 那个边缘,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锋利如刀刃,切割了一切,如斩钉截铁。 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一位行将百岁的老人,一个世纪的...
評分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的标题取自拉马丁《诗之冥想》中的一节,其意为:我们的一生都是那首未知之歌的前奏曲,死亡是歌中第一个庄严的音符。 早期音乐中,前奏曲通常作为同一调式或调性的其他乐曲的引子;后来才发展成具有即兴特点的独立乐曲。19世纪中叶以后,也常把...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