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

破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尔·李布斯金(Daniel Libesdind),犹太裔波兰人,1946年生于波兰中部的罗兹,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1957年举家迁往以色列,1959年定居美国纽约。从小音乐造诣颇高,擅长演奏手风琴。后来立志成为建筑师。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有柏林犹太博物馆、奥斯纳布吕克的努斯鲍姆美术馆、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丹佛美术馆、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进行中的博物馆兴建方案有旧金山当代犹太博物馆等;在瑞士、意大利、德国、英国都有文化及商业设计项目。1990年创立李布斯金工作室(Studio Daniel Libeskind),并担任首席设计师。2003年2月获选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师。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丹尼尔·李布斯金
出品人:
页数:267
译者:吴家恒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1592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李布斯金 
  • 传记 
  •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 设计 
  • Architecture 
  • 理论&思想 
  • 城市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也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

李布斯金的建筑作品,回归地域、文化、族群、个人的历史,聆听石头的声音,讲述流动的时间故事。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墙角,圆弧的屋顶、由罅隙倾泻而下的光、无尽反射的水晶体,没有一个空间不让人驻足反思——从刻满世代伤痕与哀悼气氛的柏林犹太博物馆,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旁的螺旋体,拆解冲突本质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重现画家密闭幽室的努斯鲍姆美术馆,乃至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中呼应自由女神火炬的“自由塔”,将双塔崩塌时刻凝结的“光之楔”。

除了阐述建筑师自己的创作理念,书中还穿插他对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对建筑这个行业的省思。这不只是一本建筑师的回忆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完这本书,觉得建筑二字似乎变得越发的沉重了,承载的太多。自己也越发佩服起那些完成自己作品的建筑师了,意象的实现所要付出的是怎样的艰辛。 生活的琐碎渐渐让我们迷失了曾经的梦想,丢失了冒险的勇气。那份执着是否还可以找回来呢?尽管书中不免有自夸之嫌,但是自己确实...  

评分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这个晚上,一台特别的纪念演出即将开始。因为题材敏感,安保措施相当严格。而宾客也因各自身份由不同入口排队进场。音乐厅的一层,是一个盛大的社交晚会,德国政要包括总理默克尔一行人也在其中。按照我的认识,整个德国上流社会...  

评分

在书店买这个书是比较贵的,原价。阿may记下了书名,而我则直接拿去收银台。 上次回家,我带了这本书回家,准备把剩下的读完然后交给弟弟。 而他于我同日回家,当我准备拿给他时,他也拿出了这本书。 终于这本仅需要半天就可以浏览完的书,前几天我读完了。 在里面学习了很多...  

评分

知道他是由于他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喜欢他是由于他说的一句话:“当时我还年轻,可能还不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但我肯定,不用脑袋的临摹和扫地,绝不是我要的。” 以为这会是一本大师的发迹史,炫耀令人艳羡的成绩,不可思议的灵感。是的,他的成绩足以让任何一个怀揣着...  

评分

当初是在华工的建筑讲座上听到一位前辈对此书的力荐,便记下了,后来是因为暑期实习先下之余看了这本书,然后就一直被它吸引到现在,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知道现在我还是时不时的翻阅,总感觉它给人一种非常大的鼓励,我甚至能够想象李布斯金在他的设计之时的那种激情与亢奋,...  

用户评价

评分

Denver美术馆与世贸遗址新设计的建筑师

评分

Denver美术馆与世贸遗址新设计的建筑师

评分

特别喜欢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设计概念和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外形。不知道世贸中心会重建出什么样子,还就是他有个好妻子。

评分

煽情是李布斯金的长项,但好像煽得真切,非但不叫人反感,还几次看得情难自已。想来做建筑师不仅要学会画图,更要懂得讲故事,此两项上李均是大师。

评分

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多点真情实感,少点忽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