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明(1922-2002),雲南人,生天南京,父親係著名數學傢熊慶來。
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4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哲學,一年後轉入巴黎藝術學院學習雕塑。旅法期間的藝術創作,以雕刻為主,但對繪畫、書法、文學也有涉獵。曾以一係列動物主題的鐵焊作品及石膏水牛題材作品聞名。
1962年起執教於巴黎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曾任中文係教授並兼任係主任,同時從事書法實踐與教學研究。
1983年獲法國教育部棕櫚騎士勛章。
1989年退休。
著有《中國書法理論體係》、《關於羅丹——日記擇抄》、《展覽會的觀念》、《迴歸的雕塑》、《看濛娜麗莎看》、《張旭與狂草》(法文)等。
《熊秉明美術隨筆》收錄關於熊秉明的美術隨筆數十篇,用他獨特的文字來為你解說一個藝術的世界。宗璞這樣說熊秉明:許多書的歸宿是廢紙堆,略一瀏覽,便可棄去;部分書的歸宿是書櫃,其中知識,可以取用;有些書的歸宿則在讀者的靈魂中。熊秉明的書便是如此。印在那裏,化在那裏,亮在那裏。在人生的行程中,若想活得明白些,活得美些,都應讀一讀熊秉明。
首先,我的观点是对于大师的观点是要尽量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因为是大师,所以要担得起这么精挑细磨;对于后起之秀的作品,要尽量品味,因为可能还不成熟,所以细品可以避免肤浅的随手掠过。 熊秉明美术随笔这本书前半部分我有细读,后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细读,印象最深的倒不...
評分首先,我的观点是对于大师的观点是要尽量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因为是大师,所以要担得起这么精挑细磨;对于后起之秀的作品,要尽量品味,因为可能还不成熟,所以细品可以避免肤浅的随手掠过。 熊秉明美术随笔这本书前半部分我有细读,后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细读,印象最深的倒不...
評分首先,我的观点是对于大师的观点是要尽量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因为是大师,所以要担得起这么精挑细磨;对于后起之秀的作品,要尽量品味,因为可能还不成熟,所以细品可以避免肤浅的随手掠过。 熊秉明美术随笔这本书前半部分我有细读,后半部分是待到有空再要细读,印象最深的倒不...
評分这本书的构造很奇怪。 前面一半的小短文写的非常精彩 看着就觉得熊老一定是一个很可爱的小老头 十分真实纯粹 但是后面一开始讲理论文笔就突然被抽空了 个人有点可惜啊 理论是理论,文笔为什么全不要了? 但是仅仅对于前一半的精彩 我认为也就足够我买这本书了 后来我还找来...
評分这本书的构造很奇怪。 前面一半的小短文写的非常精彩 看着就觉得熊老一定是一个很可爱的小老头 十分真实纯粹 但是后面一开始讲理论文笔就突然被抽空了 个人有点可惜啊 理论是理论,文笔为什么全不要了? 但是仅仅对于前一半的精彩 我认为也就足够我买这本书了 后来我还找来...
2011-04-03;翻瞭一遍,興趣不大。
评分寫羅丹的部分很值得一讀
评分2012年暑假
评分慢慢讀,慢慢品,不會失望。
评分還是得等學過哲學、文學一類的人來寫寫美學。雖然這本書到瞭後麵部分有些“商業互捧”的味道,但總體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尤其是前半部分寫羅丹,世間美大緻可分為自然美與理性美兩種,羅丹明顯追求自然美。還有,求求各位現代書法大師們少寫書,太暴露水平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