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 Grayling is Lecturer in Philosophy at Birkbeck College, London, and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St Anne's College, Oxford. He is the author of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Logic, The Refutation of Scepticism, and Berkeley: The Central Arguments, and is also the editor of Philosophy: A Guide
through the Subject and Philosophy 2: Further through the Subject.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was an extraordinarily original thinker, whose influence on twentieth-century thinking far outside the bounds of philosophy alone. In this engaging Introduction, A.C. Grayling makes Wittgenstein's thought accessible to the general reader by explaining the natureand impact of Wittgenstein's views. He describes both his early and later philosophy,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and gives a fresh assessment of Wittgenstein's continuing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thought.
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着一个深层的结构——逻辑结构,它与世界(即事实)的结构是平行的。所谓“语言的结构与事实的结构是平行的”说了什么呢?命题可以分解为名称的组合,而事实可以分解为客体的组合,并且命题对应着事实,名称对应着客体。就像我们可以通过一幅风景画来了解一个...
评分与其认为这是一部书,不如认为它是长篇论文,与现代潮流想反的小册子。是一本简明且深入地介绍和批判维特根斯坦的的小册子。第一次看到反维特根斯坦的文章---并且言之成理,没法不被打动。对维特根斯坦的评价,基本是负面的。只是出于礼貌,和不愿得罪众多的狂热信徒,语气有...
评分序 言 王炳文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大师。想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的脉络,不可不先了解维特根斯坦。而他的哲学思想又以深奥难懂著称,初学者往往视为畏途。这自然就需要一些深入浅出的入门书。本书就是专为那些非哲学专业的读者写的,让他们走上一条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评分本书作为介绍性书籍,虽然将结论落在了对“维特根斯坦”“去魅”上,但还是介绍了维前期和后期的思想转变及框架。 前期更像是泛函分析,抛弃了康德的范畴、物自体的瞻前顾后,直接假设实体和心灵的映射是不言而喻的,具有数学美感。 而后期则为解决过度简化后显而易见的矛盾,...
评分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源于古希腊 其目的在一开始就分为两个 一个是为了接下来的高贵哲人的培养打下基础 如同西欧和美国现在的做法 我们称之为“精英教育” 另一个则是培养最好的公民 这点全世界都做得很恶劣 一开始 人们就没有摆正态度 对于民众 艺术才是最重要滴 最能使得他们活...
总算绕完了…
评分逻辑太清晰了,而且预设读者对哲学没有任何背景知识,在正式梳理Wittgenstein的思想之前还用恰当的篇幅铺垫了一下逻辑学的发展史。全书立场都客观中立,最后一页作者终于在收笔之前坦诚地表示他觉得W的思想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完全是被过誉的哲学家。
评分我怀疑我遇着了盗版书,前几页印刷是歪的;且我当时有什么毛病虽说在打折但这种书毫无买原版的必要。铺垫太多,到后半本才逐渐清晰流畅。我此刻的感想就是哲学研究真不错,可是太难读了!维特根斯坦什么都要说,还要写成零散语录,很不友好。
评分作为short intro对维式论点的梳理和反驳很精彩了
评分对作为民哲的维氏的后期哲学的诘难真是精彩极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