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夏·麦考密克
毕业于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作家、前新闻记者和创意写作课教师。现居纽约。她的作品多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其中《出卖》被《出版人周刊》评为百年最佳书籍之一,由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2006年青少年十佳图书之一;《伤口》被美国作家协会评为青少年最佳图书。
红色高棉来了,安可•庞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他被迫离开家人,期间历经千辛万苦,目睹种种惨剧,然而促使他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很简单,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念“希望永远都在!”
本书以安可•庞德的真实经历为蓝本,用及其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在柬埔寨大屠杀中 幸存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披露历史真相、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益大使的故事。
------------------------------------------------------------------------------------
国内首部红色高棉亲历者回忆录!
比《追风筝的人》更真实感人!
荣获201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
看红色高棉下的孩子如何倔强生存,即便最黑暗的时期,只要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也要牢牢抓住。
从中,你可以看见人性之光——触目惊心的“杀戮场”并不能磨灭人性中的真善美,恰恰相反,饥饿、屠杀和疾病激发了孩子们心中对友情和亲情等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热切的渴望和珍视,你可以在书中感受到这种感人肺腑的人间大爱之升华。
无论你的人生处于沮丧失落的低谷还是令人艳羡的顶峰,这本书都会带给你绝处逢生的精彩人生体验,在感动唏嘘之余,使你不得不相信:“毕竟,希望永远都在!”
偶然间被《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吸引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让我不禁联想起前一阵子巨火的李安导演的原著小说《少年派》,一样梦幻宁静的湖面漂浮着一叶扁舟。然而,买回来翻开才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红色高棉残酷杀戮场的真实故事。正如书的简介所言,作者用极其质朴却富有感染力的...
评分左根永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他的成名作。但是,无论是揭示人性的邪恶,还是其内在运行逻辑,他的小说《动物庄园》更胜一筹。《一九八四》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压抑,而《动物庄园》则是现实。 这种现实就表现在这本纪实性小说《希望永远都在》中,这本小说是基于红色高棉统...
评分红色高棉的手段是:画大饼骗人干活,干活之余就开会,开会继续画大饼。不干活或不信大饼的通通都再也见不着了。干活的人从来就吃不饱,而主持会议的人却从来不缺大饼。 你以为你与恶魔势不两立,其实,你与恶魔只不过是一转身的距离。 有时候,死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
评分偶然间被《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吸引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让我不禁联想起前一阵子巨火的李安导演的原著小说《少年派》,一样梦幻宁静的湖面漂浮着一叶扁舟。然而,买回来翻开才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红色高棉残酷杀戮场的真实故事。正如书的简介所言,作者用极其质朴却富有感染力的...
评分求生是一种本能,有的人选择与生活抗争,选择向没有杀戮的道路拼命行走;有的人选择放弃抵抗,愿意永远地离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命运自有安排...... 人性的温暖并没有随着过去的美好生活一同消失,麦克、桑波、哈克、思福等等每个人都在被安牵挂着。这场人性与兽性互相争...
有点日记体的感觉,就文笔和整书来讲三颗星,加上题材四颗。明明是邻国的往事如今依旧不许重提。想起高中时看过的历史旧闻报纸,里面成块成块这些文章,开启了最早的接触。一个无端屠杀自己国家同胞的政权,比纳粹更恐怖吧。要不是听朋友谈起这本书根本不会想到这个有点鸡汤书封面和书名的表面背后是这样一个惨痛的故事。
评分文字愈平实冷静,真相愈不寒而栗 -- 我是说,翻译得真棒 :)@纪小城-油飞
评分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集权统治对人类灵魂的摧毁。红色高棉比文革更可怕,对自己的同胞,对儿童,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是一件多么灭绝人性的事。在泰国难民营里,安听到子弹声猛然惊醒,下意识摸枪,却发现不过是雨滴在屋顶而已。红色高棉发生的一切,在离开柬埔寨后的日日夜夜里,如同猛虎般存在于安的心中。而安,只是无数受害者其中的一个,且是最幸运的一个。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红色高棉、文革等等,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红色高棉的书,小说原型人物口述改编。第一人称视角中的人类悲剧,给我一种近距离的血淋淋之感。书里有些是我知道的,而更多是我不知道的!
评分一个男孩经历不堪回首的赤柬岁月,除了忍受其他史料中常见的苦难外,还被赤柬的女伙夫兵强奸多次,完事后得到一堆食品,他用这些食物养活了身边的小伙伴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